
# 交通肇事罪致人死亡的认定 #
被浏览:515次

-
答行为人构成交通肇事罪致人死亡的,计算死亡人数是需要包括死亡的婴儿的。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负次要责任会判刑吗?
刘晓红律师
北京市元甲律师事务所
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负次要责任会判刑吗?
内容:该解释规定,如果肇事者一次事故造成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并具备酒驾、吸毒、无证或超载等情形之一,那么可能涉及到交通肇事罪的认定,如果肇事者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同时事故造成死亡一人或以上、重伤三人以上或公私财产直接损失三十万元以上,那么也可能被认定为交通肇事罪,对于交通肇事罪的认定,法律给出了明确的规定,根据交通肇事的情节和后果不同,可能会被判处不同的刑罚,根据《刑法》第133条的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造成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而如果交通肇事者逃逸或情节特别恶劣,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肇事者的过错较轻,可能也会被认定为交通违法行为,而非交通肇事罪。
刘晓红律师
2023.06.12928人收看 -
杨一凡律师
主任律师
擅长:债权债务、合同纠纷、建设工程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用户这样评价她: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
答律师回复中...
-
从该案谈交通事故、交通肇事罪、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区分?
陈宗琼律师
从该案谈交通事故、交通肇事罪、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区分?
内容:第三种意见认为,被告人胡某的行为违反了交通管理法规,行为结果是导致被害人死亡,符合交通肇事罪的法律特征,故应认定被告人构成交通肇事罪。该案的关健是能够区分交通肇事罪、过失致人死亡罪、交通事故。交通肇事罪、过失致人死亡罪区别的要点在于事故发生的时空条件。过失致人死亡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利,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从犯罪构成来看,被告人胡某的行为应当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那么从该案谈交通事故、交通肇事罪、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区分?。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陈宗琼律师
2022.02.03271人收看 -
吴梦云律师
主任律师
擅长:合同纠纷、债权债务、建设工程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用户这样评价她: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
答律师回复中...
-
如何认定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
元甲交通律师律师
北京市元甲律师事务所
如何认定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
内容:最后虽然行为人的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是有意而为之但行为人对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结果的主观方面应当是过失。另外在交通肇事逃逸过程中由于逃避追究的动机而放任了其他人的安全进而将他人又撞死撞伤的还又可能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或者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交通肇事罪与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的界限并非所有交通肇事逃逸的行为均按照交通肇事罪的情节加重犯论处。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如果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那么如何认定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元甲交通律师律师
2022.01.26699人收看 -
于海明律师
主任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用户这样评价她: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
答律师回复中...
-
交通肇事罪中后并未离开现场被害人死亡责任如何认定
元甲交通律师律师
北京市元甲律师事务所
交通肇事罪中后并未离开现场被害人死亡责任如何认定
内容:被害人刘某因未得到及时抢救而死亡。本案中,王某在交通肇事后,尽管并未逃跑,但并未履行及时救助伤者的义务,因此其行为仍然应当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对其应当判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刑法之所以将“交通肇事后逃逸”及“因逃逸致人死亡”规定为交通肇事罪的加重情节而加重刑罚,其用意不仅仅是为了督促肇事者不要逃避法律追究,更为重要的是要求肇事者及时救助伤者。那么交通肇事罪中后并未离开现场被害人死亡责任如何认定。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元甲交通律师律师
2022.02.041156人收看 -
孔孟廷律师
主任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房产纠纷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用户这样评价她: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
答律师回复中...
-
该案是交通肇事罪还是过失致人死亡罪?
林艳英律师
北京市元甲律师事务所
该案是交通肇事罪还是过失致人死亡罪?
内容:被告人汪某的行为违反了交通管理法规,行为结果是导致被害人死亡,符合交通肇事罪的法律特征,故应认定被告人汪某构成交通肇事罪。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过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汪某是在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外,驾驶机动车辆作业活动致人死亡的,故应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那么该案是交通肇事罪还是过失致人死亡罪?。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林艳英律师
2022.02.03921人收看 -
翁玉素律师
主任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房产纠纷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用户这样评价她: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
答律师回复中...
-
交通肇事罪致人死亡怎么判刑
张嘉娱律师
北京天用律师事务所
交通肇事罪致人死亡怎么判刑
内容:近年来,交通事故时有发生,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是会被判刑的。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为逃脱罪责驾车逃逸,而被害人最终确已死亡的,对于这类案件,笔者认为应当认定该行为只能构成交通肇事罪。那么交通肇事罪致人死亡怎么判刑。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张嘉娱律师
2021.12.0877人收看 -
李维律师
主任律师
擅长:物业费纠纷、供暖费用纠纷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用户这样评价她: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
答律师回复中...
-
机动车致人死亡交通事故认定等责构成犯罪吗
张芸律师
北京市元甲律师事务所
机动车致人死亡交通事故认定等责构成犯罪吗
内容:如果交通事故中撞死人构成交通肇事罪的通常会根据具体的责任大小以及伤亡情况来确定相关刑罚1、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那么机动车致人死亡交通事故认定等责构成犯罪吗。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张芸律师
2022.01.29327人收看 -
张芸律师
主任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用户这样评价她: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责任认定是怎样的
李楠楠律师
北京市元甲律师事务所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责任认定是怎样的
内容: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责任认定是怎样的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工作通常都由交管部门来认定,然后,根据交管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来确定赔偿数额。根据刑法第133条的规定,犯交通肇事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第六条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那么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责任认定是怎样的。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李楠楠律师
2022.02.04636人收看 -
李楠楠律师
主任律师
擅长:交通事故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用户这样评价她: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认定有什么要求
冯清琴律师
北京天用律师事务所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认定有什么要求
内容: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认定有什么要求根据该条限定“因逃跑致人死亡”是指做法人在发生交通意外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不对被害人进行救助反而逃离意外现场弃被害人于不顾而导致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丧命的做法。要构成“因逃跑使人丧命”必须符合以下多少个要求已经发生交通肇事这是前提。做法人的逃跑做法与被害人的丧命结果具有因果关系即做法人的逃跑做法导致被告人未能得到及时的抢救而丧命。那么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认定有什么要求。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冯清琴律师
2022.02.10164人收看 -
龙珊律师
主任律师
擅长:交通事故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用户这样评价她: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
交通肇事罪致人死亡
吴梦云律师
北京天用律师事务所
交通肇事罪致人死亡
内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 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1)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2、交通肇事致人死亡也有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 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ldquo,(1)《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吴梦云律师
2023.06.1534人收看 -
王熙律师
主任律师
擅长:债权债务、建设工程、民间借贷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用户这样评价她: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认定标准
李维律师
北京市元甲律师事务所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认定标准
内容:”在交通事故中,肇事司机可能无责任或只有部分责任,但如果逃逸,导致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司机就要负交通事故的全部责任。根据《刑法》第133条及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肇事后逃逸的,属法定的加重情节,伤者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的可判7年以上有期徒刑。此外,法律还规定,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乘车人指使肇事司机逃逸,致使伤者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上述人员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那么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认定标准。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李维律师
2021.12.06468人收看 -
任冰峰律师
主任律师
擅长:建设工程、房产纠纷、债权债务、合同纠纷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用户这样评价她: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
重大交通事故致人死亡责任认定
崔玉君律师
北京天用律师事务所
重大交通事故致人死亡责任认定
内容: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二)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三)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四)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五)严重超载驾驶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经过勘验、检查现场的交通事故应当在勘查现场之日起10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鉴定结果确定之日起5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那么重大交通事故致人死亡责任认定。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崔玉君律师
2021.12.05925人收看 -
崔玉君律师
主任律师
擅长:债权债务、合同纠纷、民间借贷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用户这样评价她: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如何认定,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怎么处罚
许瑞林律师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如何认定,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怎么处罚
内容:警方根据遗留在现场的车辆信息,初步锁定肇事嫌疑人陈某,但此时陈某早已不知去向。我们认为除上述解释的情形外,后者情形也应当按照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论处,而不应简单地作为交通肇事罪的同种数罪或者按照撞死多人的交通肇事罪处理。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为逃脱罪责驾车逃逸,而被害人最终确已死亡的,对于这类案件,笔者认为应当认定该行为只能构成交通肇事罪。那么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如何认定,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怎么处罚。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许瑞林律师
2022.02.04762人收看 -
郭铭芝律师
主任律师
擅长:建设工程、债权债务、交通事故、合同纠纷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用户这样评价她: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
浅谈交通肇事罪“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成立要件
杨一凡律师
北京天用律师事务所
浅谈交通肇事罪“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成立要件
内容:关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法律性质有结果加重犯和情节加重犯两种说法。但是,由于刑法还规定了“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加重情节,故笔者同意将“因逃逸致人死亡”称为情节加重犯的加重情节。因为事实上的认识错误只影响定罪,并不影响量刑,而“因逃逸致人死亡”是量刑的情节,不是定罪的构成要件。如果仅凭行为人的口供,就认定不适用“因逃逸致人死亡”,只会导致对行为人不当从轻处罚的结果。“因逃逸致人死亡”情节的适用,必须以“逃逸”与被害人死亡结果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为前提。那么浅谈交通肇事罪“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成立要件。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杨一凡律师
2022.02.03807人收看 -
冯清琴律师
主任律师
擅长:债权债务、建设工程、合同纠纷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用户这样评价她: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
交通肇事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区别
张旭律师
北京市元甲律师事务所
交通肇事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区别
内容:在审理此案时存在两种争议一种观点认为顾某的行为涉嫌交通肇事罪另一种观点认为顾某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本案之所以不认定交通肇事罪关键在于如何正确认定法律所指的“道路”。所以不能以交通肇事罪追究顾某的刑事责任。事发后顾某立刻报警。公诉机关以过失致人死亡罪依法向法院提起公诉。审判法院审理后认为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成立因顾某有自首情节最终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处许如有期徒刑3年。其行为在主观上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客观上存在致人死亡的结果而且其过失行为与被害人的死亡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完全符合我国刑法第233条规定的过失致人死亡罪的犯罪构成依法应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那么交通肇事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区别。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张旭律师
2022.01.26428人收看 -
刘晓红律师
主任律师
擅长:交通事故、合同纠纷、债权债务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用户这样评价她: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
对方全责拒赔怎么办?袁甲告诉你,咱们先报警,交警队会开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确定对方是否全责,然后你再拨打自己保险公司的电话,明确要求代位赔偿,接下来就由保险公司全权负责赔偿的事儿了。索赔也是找保险公司,听明白了吗?有交通事故索赔的问题就问袁甲,安全出行,安心生活。
许瑞林 467评论 -
有粉丝问,河北男孩骑行被碾压头部致死,保险公司栽培吗?这种情况首先要看责任划分,只有机动车一方存在过错,才会产出赔偿责任,保险公司才会理赔。机动车三者险属于责任险,无责任往往不予理赔。但考虑到机动车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加上大众交通意识还不太强,完全由机动车一方或者另一方承担全责也不公允。所以有交强险,只要发生交通事故,承保了交强险的保险公司都要在交强险的赔强限额内先行赔付。
许瑞林 615评论 -
案情:2024年2月4日,客户驾驶大型牵引车,在红绿灯几十米处,车速40多,对方是个二轮电动车,客户正常行使直行,和死者左侧的衣服挂到车尾后直接倒在路边了,没有发现出现交通事故,后交警打电话说客户的车存在可能性,死者患有尿毒症晚期,事故发生后6天死亡 焦点:交警对于事故未划分责任,本案是否应该赔偿呢?客户是否沟通逃逸呢? 结论:法院最终认定保险公司在保险范围内按照50%承担赔偿责任,客户未认定为逃逸 一锤定音 •尘埃落定👏
许瑞林 718评论 -
交通事故导致家人死亡,家人该如何找肇事司机与保险公司赔偿?
许瑞林 302评论 -
当案件转入刑事流程,作为家属要尽可能地为肇事方争取刑事撤案或 #不起诉 。 案件移送检察院后,交通肇事罪如何能争取到不起诉决定呢?先看案例: 案情:潘某驾驶货车与被害人杨某发生碰撞,致使杨某颅脑受伤,当日经抢救无效死亡。经交警认定潘某负本起事故的主要责任,杨某负本起事故的次要责任。后潘某被公安机关传唤归案,并将本案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有利情节:①事故发生后,潘某在事故现场报警并等待交警处置。②潘某与被害人家属达成和解协议,并全部履行,取得被害人家属的谅解。 结果:检察机关认为潘某构成交通肇事罪,但犯罪情节轻微,具有自首、认罪认罚情节,取得被害人家属谅解,决定对潘某甲不起诉。 李律有话说:法定刑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交通肇犯罪中想争取不起诉,主要考虑以下情节:①犯罪嫌疑人积极认罪、悔罪; ②积极赔偿被害人或者被害人近亲属损失,取得被害人或者被害人近亲属谅解; ③在发生交通事故后,没有逃逸,在案发现场积极拨打120急救电话,尽力挽救被害人生命,积极拨打122或110报警,等待警察处理。 ④其他可作考虑的情节(如:犯罪前科、接受安全驾驶等法治教育、从事社区公益服务、交通志愿服务12:07 南京李轩律师 关注 等待交警处置。②潘某与被害人家属达成和解协议,并全部履行,取得被害人家属的谅解。 结果:检察机关认为潘某构成交通肇事罪,但犯罪情节轻微,具有自首、认罪认罚情节,取得被害人家属谅解,决定对潘某甲不起诉。 李律有话说:法定刑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交通肇犯罪中想争取不起诉,主要考虑以下情节:①犯罪嫌疑人积极认罪、悔罪; ②积极赔偿被害人或者被害人近亲属损失,取得被害人或者被害人近亲属谅解; ③在发生交通事故后,没有逃逸,在案发现场积极拨打120急救电话,尽力挽救被害人生命,积极拨打122或110报警,等待警察处理。 ④其他可作考虑的情节(如:犯罪前科、接受安全驾驶等法治教育、从事社区公益服务、交通志愿服务等) 但需注意:存在以下情形的一般不作不起诉处理:①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②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③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并确因安全装置原因导致事故发生的;④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车辆而驾驶的;⑤严重超载驾驶的; ⑥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⑦交通肇事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元甲交通律师 637评论
-
车祸死亡,家属对责任划分不认可,复核成功率有多大? 2023年3月某日凌晨3点多,在北京市某条高速上发生了一起悲剧。 老王正驾驶着货车为东家送货,在行驶过程中没想到一下子和前面一辆重型货车相撞! 由于是高速路,车辆行驶速度较快,两车猛烈相撞使老王所驾驶的货车严重毁损! 七零八落的车辆零件散落一地,都看不出货车原本的样子了,更严重的是老王当场就被车祸夺去了生命。 随着交警不断深入处理,逐步查明了对方司机的后方反光涂装不合格、车辆超载等问题,但仍没拗过追尾这条“大腿”,给老王定了个主要责任。 拿到事故认定书的那一刻,老王的家人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 老王作为家里顶梁柱般的存在,上有70多岁的老母亲体弱多病,需要全程照顾;下有3个子女,尚未成家立业;妻子也年过半百,无经济收入。 面对一家之主的老王生命戛然而止,一家人这些天都在泪水中度过。 在悲痛之余,让一家人更心急如焚的是对主责不认可,怎么申请复核更改责任的问题。 他们一无显赫的家世背景、二无广泛的人脉资源,打听来打听去也只限于亲戚朋友的七言八语,也没有得出个所以然来。 复核申请的时间很短,按以往的经验来看复核成功的难度非常大! 一家人商量后认为,眼下最紧急的是找一家专业的律所来处理,才有可能得到想要的结果! 于是找到了北京市元甲律所,希望帮他们提请复核,查清事实争取责任。 02 律师专业复核 成功更改责任 元甲律师团队介入后,协助家属一同梳理事故情况及复核思路,在蛛丝马迹中有了重大发现: 对方在询问谈话中有明确表示过其车辆出现故障,而这一事实却并未被交警在认定书上写明。 元甲办案人员抓紧短暂的复核时间向警方申请查阅卷宗,明确了对方的货车型号及笔录中记载的自认车辆发生故障的情况。 “高速路上、发生故障、正规货车......”种种迹象在专业的元甲交通办案团队眼下串成了完整的证据链。 高速上有不得低于60km/h的最低限速,以及更为严格的车辆故障处理规范,而且目前正规的重型半挂车都统一装配了北斗车辆行驶数据记录仪记录行驶速度。 元甲团队以此为切入点,强调对方车辆发生故障后处理不当,在高速路上低于最低限速行驶增添其他车辆行车风险的重要原因,向复核机关提请了复核。 在元甲律师的专业处理和不懈努力下,终于迎来了好消息! 复核成功改变责任比例,从认定老王为主责,到以原交警队部分事实未认定为由发回重新认定,成功改判为双方同等责任! 03 案件亮点 抓住目前正规货车统一安装北斗监控系统的新形势让对方车速情况有迹可循,以高速路上行驶的特殊规定为切入明确对方被遗漏的严重违法事实。 04 办案感悟 俯瞰事件的全貌,并锁定可能通行的道路,这是办案人员久经锻炼后才能掌握的能力。 寻求拥有这份能力的专业人士来代理案件,才能穿透困境中的阴霾,通向澄澈透亮的未来。坚持不懈,据理力争,才有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在交通事故的复核中,上级复核机关受理复核后仅对复核提出的异议及事故卷宗进行书面审核,如复核者未能剖析出事故认定中的错误,则大概率会收到一份维持的结论。 事故认定经过专业人员的分析后,有的放矢地提出复核,并匹配相关证据,才有可能削尖了脑袋,成为复核成功的那10%!
元甲交通律师 446评论 -
交通肇事撞死人是赔偿还是坐牢? 一起交通事故死亡案件的发生,如果肇事司机符合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公安机关就会立案侦查并且追求其刑事责任,同时,作为死者家属可以向肇事司机主张死亡赔偿金。因此,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死亡,满足一定条件的话,即便赔偿了也要坐牢。值得一提的是,赔偿虽然不决定但是影响刑事犯罪的量刑,换言之,不赔偿一定坐牢,赔偿了也会坐牢,但是能减少坐牢的时间。 因为法律有规定,刑事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当事人提出申请的,法院可以主持双方当事人协商以达成和解。在和解协议中被告人要承认自己所犯罪行,对犯罪事实没有异议,并真诚悔过的事实。同时还要通过向死者家属赔礼道歉,以赔偿损失等方式获得死者家属谅解,在赔偿损失方面要写明赔偿数额与方式等。如果死者家属愿意和解,那么便可以请求或者同意被告人依法从宽处罚。
大律云律师团 533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