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肇事致人死亡找关系 #
被浏览:433次

-
答律师回复中...
-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几种情形
陈明月律师
北京市元甲律师事务所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几种情形
内容: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几种情形行为人肇事后被害人当场死亡行为人明知被害人已死亡为逃避处罚而逃逸。行为人虽有逃逸行为但与被害人死亡的结果没有因果关系不符合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形对行为人的行为以交通肇事罪定罪按照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恶劣情节处以3至7年有期徒刑。其二行为人肇事后逃逸途中以尽快的速度逃跑且不顾多数人的生命安全导致多人死亡主观故意由过失转化为故意其行为侵害的客体是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安全属于危害公共安全对行为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那么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几种情形。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陈明月律师
2022.01.26708人收看 -
李楠楠律师
主任律师
擅长:交通事故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用户这样评价她: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
答你好,如果办案机关不作为可以向当地检查部门进行投诉或采取信访途径,要求办案机关予以重视。
-
交通肇事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区别
张芸律师
北京市元甲律师事务所
交通肇事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区别
内容:在审理此案时存在两种争议一种观点认为顾某的行为涉嫌交通肇事罪另一种观点认为顾某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本案之所以不认定交通肇事罪关键在于如何正确认定法律所指的“道路”。所以不能以交通肇事罪追究顾某的刑事责任。事发后顾某立刻报警。公诉机关以过失致人死亡罪依法向法院提起公诉。审判法院审理后认为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成立因顾某有自首情节最终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处许如有期徒刑3年。其行为在主观上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客观上存在致人死亡的结果而且其过失行为与被害人的死亡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完全符合我国刑法第233条规定的过失致人死亡罪的犯罪构成依法应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那么交通肇事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区别。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张芸律师
2022.01.26428人收看 -
陈宗琼律师
主任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用户这样评价她: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
答这个是交通肇事罪,会走刑事审判程序,建议拨打15201539836
-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自首后判刑几年?
李楠楠律师
北京市元甲律师事务所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自首后判刑几年?
内容: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构成条件:1、行为人原来的肇事行为已经符合基本罪的构成要件;2、交通肇事逃逸行为与死亡之间必须具有因果关系;3、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是有意的,但对于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结果的主观方面应当是过失。那么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自首后判刑几年?。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李楠楠律师
2021.12.07585人收看 -
张嘉娱律师
主任律师
擅长: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债权债务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用户这样评价她: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
答确实过了诉讼期了,除非检察院愿意再起诉,理论上有交通事故认定书就可以让对方车挂靠的公司和保险赔钱了,但是事已至此的话,只能去检察院那里磨了。
-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
崔玉君律师
北京天用律师事务所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
内容:行为人构成交通肇事罪后因逃逸放任被害人不管,也不积极采取措施抢救被害人而致人死亡的,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罪致人死亡的加重情形,交通肇事逃逸行为与死亡之间必须具有因果关系,如果救助行为并不能阻止死亡结果的发生,或者死亡结果的发生并非交通肇事逃逸引起而是介入了一个独立的原因等,均不能认为构成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最后,虽然行为人的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是有意而为之,但行为人对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结果的主观方面应当是过失。那么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崔玉君律师
2021.12.07614人收看 -
邢颖律师
主任律师
擅长:合同纠纷、建设工程、民间借贷、交通事故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用户这样评价她: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
肇事致人死亡逃逸怎么处罚
段建国律师
北京天用律师事务所
肇事致人死亡逃逸怎么处罚
内容:行为人虽有逃逸行为但与被害人死亡的结果没有因果关系不符合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形对行为人的行为以交通肇事罪定罪按照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恶劣情节处以3至7年有期徒刑。那么肇事致人死亡逃逸怎么处罚。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段建国律师
2022.01.27396人收看 -
李维律师
主任律师
擅长:物业费纠纷、供暖费用纠纷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用户这样评价她: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保险公司赔吗
孔孟廷律师
北京市元甲律师事务所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保险公司赔吗
内容:如果死亡结果与逃逸行为无关,即无论行为人逃逸与否、救助与否,均不影响被害人死亡,则不应认定为“因逃逸致人死亡”,只能按一般“交通肇事后逃逸”处理;如果行为人的逃逸行为与被害人的死亡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即被害人死亡是因为行为人逃逸,致使受害人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而造成的,则应认定行为人“因逃逸致人死亡”。那么肇事逃逸致人死亡保险公司赔吗。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孔孟廷律师
2021.12.08609人收看 -
龙珊律师
主任律师
擅长:交通事故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用户这样评价她: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怎么判
邢颖律师
北京天用律师事务所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怎么判
内容:不能依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第三款,即“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规定处罚。2、必须符合《解释》第5条第1款对“因逃逸致人死亡”做出的明确解释。比如有这样的案例,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将被害人带离隐藏或遗弃致使被害人死亡的情形,这显然不是“因逃逸致人死亡”,而应当认定为故意杀人。3、交通肇事者的逃逸行为与被害人死亡间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那么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怎么判。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邢颖律师
2021.12.08672人收看 -
周春花律师
主任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用户这样评价她: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
超载车辆致人死亡,车主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
许瑞林律师
超载车辆致人死亡,车主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
内容:超载车辆致人死亡,车主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关键看超载与危害结果是否有因果关系案情以及需要看机动车辆所有人是否有指使、强令他人违章驾驶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情况如果满足上面两点那么就会构成因为超载所带来的交通肇事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规定“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或者机动车辆承包人指使、强令他人违章驾驶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具有本解释第二条规定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那么超载车辆致人死亡,车主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许瑞林律师
2022.01.29827人收看 -
张芸律师
主任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用户这样评价她: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认定有什么要求
赵金保律师
北京市元甲律师事务所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认定有什么要求
内容: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认定有什么要求根据该条限定“因逃跑致人死亡”是指做法人在发生交通意外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不对被害人进行救助反而逃离意外现场弃被害人于不顾而导致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丧命的做法。要构成“因逃跑使人丧命”必须符合以下多少个要求已经发生交通肇事这是前提。做法人的逃跑做法与被害人的丧命结果具有因果关系即做法人的逃跑做法导致被告人未能得到及时的抢救而丧命。那么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认定有什么要求。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赵金保律师
2022.02.10164人收看 -
冯清琴律师
主任律师
擅长:债权债务、建设工程、合同纠纷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用户这样评价她: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案件如何处理
张旭律师
北京市元甲律师事务所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案件如何处理
内容:只是由于被害人的死亡结果与行为人的逃逸行为之间存在着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所以应以交通肇事罪令行为人对他人的死亡承担刑事责任,适用第三个量刑档次,即“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这种情形下,交通肇事逃逸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的因果进程因其他因素的介入而中断,行为人的防止后果责任已经转移到其他因素的责任范围中,故不能让行为人对该死亡结果负刑事责任,而只能令其对先前的肇事行为负责。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在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同时,亦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这种情况符合吸收犯的特征,按重行为吸收轻行为的原则以故意杀人罪论处。那么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案件如何处理。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张旭律师
2022.02.04289人收看 -
张旭律师
主任律师
擅长:房产纠纷、建设工程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用户这样评价她: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后逃逸
周春花律师
北京市元甲律师事务所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后逃逸
内容: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现场,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助而死亡的行为。行为人虽有逃逸行为,但与被害人死亡的结果没有因果关系,不符合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形,对行为人的行为以交通肇事罪定罪,按照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恶劣情节处以3至7年有期徒刑。那么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后逃逸。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周春花律师
2022.02.04314人收看 -
孔孟廷律师
主任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房产纠纷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用户这样评价她: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
从犯罪构成理论看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行为
于海明律师
北京市元甲律师事务所
从犯罪构成理论看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行为
内容:在本案中,先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此后的不作为行为构成间接故意杀人罪,两者之间具有牵连关系[注3]。但是行为人逃逸时,因为交通肇事行为已结束,所以不存在侵犯上述客体的问题,仅仅是侵犯被害人的人身权利了。综上,我们看出来,逃逸致人死亡的构成要件方面已与交通肇事行为大相径庭了,如此一个行为不应该构成交通肇事的加重情节,而应该另构成故意杀人罪。所以逃逸致人死亡与交通肇事行为不能构成牵连犯,而是两个行为,两个犯罪构成,应构成两罪。那么从犯罪构成理论看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行为。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于海明律师
2022.02.04651人收看 -
刘晓红律师
主任律师
擅长:交通事故、合同纠纷、债权债务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用户这样评价她: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逃逸是否要追究刑事责任
王学瑞律师
北京天用律师事务所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逃逸是否要追究刑事责任
内容:刑法第133条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交通肇事罪的责任人要承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刑事责任但交通肇事逃逸的则要承担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刑事责任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承担七年以上刑事责任。行为人虽有逃逸行为但与被害人死亡的结果没有因果关系不符合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形对行为人的行为以交通肇事罪定罪按照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恶劣情节处以3至7年有期徒刑。可分为以下二种情况其一第一次肇事后逃逸途中只注意吸取教训而忘记其他义务导致再次发生交通肇事致人死亡行为人的两行为均构成交通肇事罪。那么交通肇事致人死亡逃逸是否要追究刑事责任。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王学瑞律师
2022.01.27326人收看 -
崔玉君律师
主任律师
擅长:债权债务、合同纠纷、民间借贷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用户这样评价她: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
交通肇事死亡赔偿(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民事赔偿标准)
刘晓红律师
北京市元甲律师事务所
交通肇事死亡赔偿(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民事赔偿标准)
内容:车祸造成人死亡保险公司全赔偿吗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同等责任如果没有超过保险责任限额的,交强险会全赔,超过责任限额的,则交强险只赔偿限额内的部分,剩余部分由肇事者自己承担赔偿责任,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车祸对方全责怎么赔偿 交通事故 对方全责则承担全部赔偿责任,保险公司在限额先行赔偿,不够部分由肇事者承担。
刘晓红律师
2024.01.31272人收看 -
陈明月律师
主任律师
擅长:交通事故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用户这样评价她: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
浅谈交通肇事罪“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成立要件
陈宗琼律师
浅谈交通肇事罪“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成立要件
内容:关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法律性质有结果加重犯和情节加重犯两种说法。但是,由于刑法还规定了“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加重情节,故笔者同意将“因逃逸致人死亡”称为情节加重犯的加重情节。因为事实上的认识错误只影响定罪,并不影响量刑,而“因逃逸致人死亡”是量刑的情节,不是定罪的构成要件。如果仅凭行为人的口供,就认定不适用“因逃逸致人死亡”,只会导致对行为人不当从轻处罚的结果。“因逃逸致人死亡”情节的适用,必须以“逃逸”与被害人死亡结果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为前提。那么浅谈交通肇事罪“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成立要件。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陈宗琼律师
2022.02.03807人收看 -
林艳英律师
主任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房产纠纷、合同纠纷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用户这样评价她: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
交通事故受伤后,肇事司机不垫付医疗费?如何让保险公司垫付医疗费?元甲律师教你如何应对!
许瑞林 102评论 -
交通事故导致家人死亡,家人该如何找肇事司机与保险公司赔偿?
许瑞林 577评论 -
交通事故死亡案件和解,肇事司机同等责任,元甲律师帮助家属拿到赔偿款96万余元。生命无法重来,但正义与温暖可以抵达!赵金保 402评论
-
李先生,肇事方,对方死亡,我方全责,事故责任下来以后如晴天霹雳,一场事故毁了两个家庭,李先生经朋友介绍说北京元甲律所是处理交通事故最专业的律所,来所沟通后直接委托,把全部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我们多次勘察现场,查找监控,寻找突破案件的有利证据,也多次跟交警沟通,历尽千辛全责改为同等责任👍👍👍,让李先生免于承担刑事责任🌟,事后李先生保险方积极配合理赔,使两方家庭都有了妥善的结果,终不负所托🌹🌹🌹许瑞林 906评论
-
一审法院判决离婚,双方对财产分割不服上诉,在二审审理中,一方因为疾病死亡,案件终结。 双方婚姻关系没有解除,对方还有资格继承去世一方的遗产。林艳英 354评论
-
当案件转入刑事流程,作为家属要尽可能地为肇事方争取刑事撤案或 #不起诉 。 案件移送检察院后,交通肇事罪如何能争取到不起诉决定呢?先看案例: 案情:潘某驾驶货车与被害人杨某发生碰撞,致使杨某颅脑受伤,当日经抢救无效死亡。经交警认定潘某负本起事故的主要责任,杨某负本起事故的次要责任。后潘某被公安机关传唤归案,并将本案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有利情节:①事故发生后,潘某在事故现场报警并等待交警处置。②潘某与被害人家属达成和解协议,并全部履行,取得被害人家属的谅解。 结果:检察机关认为潘某构成交通肇事罪,但犯罪情节轻微,具有自首、认罪认罚情节,取得被害人家属谅解,决定对潘某甲不起诉。 李律有话说:法定刑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交通肇犯罪中想争取不起诉,主要考虑以下情节:①犯罪嫌疑人积极认罪、悔罪; ②积极赔偿被害人或者被害人近亲属损失,取得被害人或者被害人近亲属谅解; ③在发生交通事故后,没有逃逸,在案发现场积极拨打120急救电话,尽力挽救被害人生命,积极拨打122或110报警,等待警察处理。 ④其他可作考虑的情节(如:犯罪前科、接受安全驾驶等法治教育、从事社区公益服务、交通志愿服务12:07 南京李轩律师 关注 等待交警处置。②潘某与被害人家属达成和解协议,并全部履行,取得被害人家属的谅解。 结果:检察机关认为潘某构成交通肇事罪,但犯罪情节轻微,具有自首、认罪认罚情节,取得被害人家属谅解,决定对潘某甲不起诉。 李律有话说:法定刑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交通肇犯罪中想争取不起诉,主要考虑以下情节:①犯罪嫌疑人积极认罪、悔罪; ②积极赔偿被害人或者被害人近亲属损失,取得被害人或者被害人近亲属谅解; ③在发生交通事故后,没有逃逸,在案发现场积极拨打120急救电话,尽力挽救被害人生命,积极拨打122或110报警,等待警察处理。 ④其他可作考虑的情节(如:犯罪前科、接受安全驾驶等法治教育、从事社区公益服务、交通志愿服务等) 但需注意:存在以下情形的一般不作不起诉处理:①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②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③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并确因安全装置原因导致事故发生的;④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车辆而驾驶的;⑤严重超载驾驶的; ⑥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⑦交通肇事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元甲交通律师 421评论
-
交通肇事撞死人是赔偿还是坐牢? 一起交通事故死亡案件的发生,如果肇事司机符合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公安机关就会立案侦查并且追求其刑事责任,同时,作为死者家属可以向肇事司机主张死亡赔偿金。因此,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死亡,满足一定条件的话,即便赔偿了也要坐牢。值得一提的是,赔偿虽然不决定但是影响刑事犯罪的量刑,换言之,不赔偿一定坐牢,赔偿了也会坐牢,但是能减少坐牢的时间。 因为法律有规定,刑事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当事人提出申请的,法院可以主持双方当事人协商以达成和解。在和解协议中被告人要承认自己所犯罪行,对犯罪事实没有异议,并真诚悔过的事实。同时还要通过向死者家属赔礼道歉,以赔偿损失等方式获得死者家属谅解,在赔偿损失方面要写明赔偿数额与方式等。如果死者家属愿意和解,那么便可以请求或者同意被告人依法从宽处罚。
大律云律师团 705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