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肇事逃逸怎么样定罪 #
被浏览:554次

-
答律师回复中...
-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如何定罪
李楠楠律师
北京市元甲律师事务所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如何定罪
内容: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如何定罪交通肇事逃逸以及因逃逸致人死亡是种非常复杂的情况。笔者试从行为人的主观罪过形式对这规定进行简单的分析对交通肇事后因逃逸致人死亡案件如何定罪问题提出点自己的看法。如何理解“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含义。第种观点认为条文中的“因逃逸致人死亡”就是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被害人受伤严重但并未死亡如抢救及时可能挽救其生命但由于行为人不采取积极的救护措施并逃离事故现场致使受害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而死亡的行为。那么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如何定罪。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李楠楠律师
2022.02.09711人收看 -
张嘉娱律师
主任律师
擅长: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债权债务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用户这样评价她: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
答律师回复中...
-
交通肇事“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定罪是怎样的
李楠楠律师
北京市元甲律师事务所
交通肇事“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定罪是怎样的
内容:对于新增加的第三个罪刑阶段即“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理论界与实践界一直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其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逃逸致人死亡”的行为内容,第二,“逃逸致人死亡”的罪过形式,第三,是对“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定罪量刑是否要以逃逸行为之前的交通肇事行为构成犯罪为必要前提,第四,是“新刑法对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规定是否符合交通肇事罪的结果加重犯的情况。其四,“因逃逸致人死亡”因仅限于过失致人死亡,即事实上发生了二次交通肇事:已经发生交通事故后,行为人在逃逸过程中又发生交通事故,致使第二次交通事故中被害人死亡。那么交通肇事“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定罪是怎样的。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李楠楠律师
2022.02.04825人收看 -
黄东洁律师
主任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房产纠纷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用户这样评价她: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
答律师回复中...
-
肇事逃逸是否加重定罪
冯清琴律师
北京天用律师事务所
肇事逃逸是否加重定罪
内容: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动机一般是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究。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空间要素,即该行为是否仅限于"逃离事故现场"。根据《刑法》第133条及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肇事后逃逸的,属法定的加重情节,伤者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的可判7年以上有期徒刑。肇事逃逸是要加重定罪的,肇事逃逸的车主要给自己承担更多的法律责任,为此建议车主在发生事故后要能够第一时间下车处理它。那么肇事逃逸是否加重定罪。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冯清琴律师
2022.02.04360人收看 -
张芸律师
主任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用户这样评价她: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
答律师回复中...
-
肇事逃逸罪如何定罪呢
段建国律师
北京天用律师事务所
肇事逃逸罪如何定罪呢
内容:交通肇事逃逸的后果1、终生禁驾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但如果肇事车辆逃逸按保险合同约定肇事者逃逸是保险公司的免责条款保险公司在交强险的承保范围内对被害人进行赔偿是没有异议的但超出部分保险公司是否赔偿存在争议。那么肇事逃逸罪如何定罪呢。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段建国律师
2022.01.26851人收看 -
刘晓红律师
主任律师
擅长:交通事故、合同纠纷、债权债务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用户这样评价她: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
答机动车驾驶人交通肇事逃逸后致人死亡的,会构成交通肇事罪,对其应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法律依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酒后交通肇事逃逸怎么定罪
李维律师
北京市元甲律师事务所
酒后交通肇事逃逸怎么定罪
内容:一、酒后交通肇事逃逸怎么定罪1、酒后交通肇事逃逸如果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构成交通肇事罪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那么酒后交通肇事逃逸怎么定罪。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李维律师
2022.01.301157人收看 -
于海明律师
主任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用户这样评价她: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
答律师回复中...
-
交通肇事后逃离现场与逃逸的情节对定罪量刑的影响
邢颖律师
北京天用律师事务所
交通肇事后逃离现场与逃逸的情节对定罪量刑的影响
内容:交通肇事后逃离现场与逃逸的情节对定罪量刑的影响在司法实践中,对肇事后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和肇事后逃逸行为往往存在难以甄别的情况,而对这两种情形如果不能正确加以区分,势必会影响定罪量刑。因此对肇事后逃逸行为规定更重的刑罚是与罪刑相一致的原则相适应的,也是严厉打击这类犯罪所必需的。在司法实践中必须把肇事后逃逸行为与肇事司机因特殊情况离开事故现场的行为区别开来。此外,行为人由于正在执行抢险、救灾等紧急任务,在肇事后为继续执行任务而离开现场的行为也不属于肇事后逃逸行为。那么交通肇事后逃离现场与逃逸的情节对定罪量刑的影响。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邢颖律师
2022.02.04500人收看 -
李维律师
主任律师
擅长:物业费纠纷、供暖费用纠纷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用户这样评价她: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
答律师回复中...
-
不得以交通肇事逃逸定罪的情况有哪些
许瑞林律师
不得以交通肇事逃逸定罪的情况有哪些
内容:处罚1.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解释》,“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但刑法理论上对“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形成了诸多不同的观点。本书认为,“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心理态度应限于过失,因为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犯罪,为保持犯罪构成的纯洁性,其加重构成的心理态度也应是过失。那么不得以交通肇事逃逸定罪的情况有哪些。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许瑞林律师
2022.02.041019人收看 -
林艳英律师
主任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房产纠纷、合同纠纷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用户这样评价她: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
答律师回复中...
-
交通肇事以后逃逸致人死亡如何定罪问题
龙珊律师
北京市元甲律师事务所
交通肇事以后逃逸致人死亡如何定罪问题
内容:在司法实践中交通肇事以后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况十分复杂如何理解“逃逸致人死亡”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分歧还是特别大的。按此种观点凡交通肇事以后无论何种情况导致他人死亡的均定交通肇事罪处七年以上十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不适用“交通肇事以后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况”。在此行为人的交通肇事行为与逃逸行为因为性质的不同就被分割为两个完全彼此独立的行为而且各自符合成立罪名的条件应定交通肇事罪和间接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对此类情况可以分为二种情况分析1、行为人交通肇事后逃逸因间接故意致被害人死亡而交通肇事行为又不成立犯罪的可以定故意杀人罪。那么交通肇事以后逃逸致人死亡如何定罪问题。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龙珊律师
2022.01.26681人收看 -
许瑞林律师
主任律师
擅长:交通事故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用户这样评价她: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
答律师回复中...
-
交通肇事逃逸罪的定罪标准
张旭律师
北京市元甲律师事务所
交通肇事逃逸罪的定罪标准
内容:交通肇事逃逸罪的定罪标准一、将交通肇事逃逸从交通肇事罪中分离出来单独设立交通肇事逃逸罪。因此应独立成立交通肇事逃逸罪因逃逸致人死亡可作为交通肇事逃逸罪的加重处罚情形。现行法律规定交通肇事逃逸的量刑幅度是3年以上7年以下不利于惩治交通肇事逃逸这种恶性犯罪。前一行为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罪是显而易见的后一行为应认定为行为人对其行为的严重后果持间接故意心理状态。那么交通肇事逃逸罪的定罪标准。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张旭律师
2022.01.26902人收看 -
郭铭芝律师
主任律师
擅长:建设工程、债权债务、交通事故、合同纠纷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用户这样评价她: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如何定罪
周春花律师
北京市元甲律师事务所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如何定罪
内容: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辆必须遵循道路交通安全法,轻则导致交通违章行为处以行政或者治安处罚,严重者可能会处以刑事处罚,比如交通肇事,那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如何定罪?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那么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如何定罪。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周春花律师
2021.12.08679人收看 -
陈明月律师
主任律师
擅长:交通事故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用户这样评价她: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
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怎么定罪
黄东洁律师
北京市元甲律师事务所
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怎么定罪
内容:根据我国刑法第133条的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虽然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但仅就逃逸行为而言,具有直接的行为故意。因此只有行为人对肇事行为明知,同时又有逃逸的直接犯意,才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那么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怎么定罪。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黄东洁律师
2022.02.04276人收看 -
任冰峰律师
主任律师
擅长:建设工程、房产纠纷、债权债务、合同纠纷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用户这样评价她: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怎样定罪
王学瑞律师
北京天用律师事务所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怎样定罪
内容:第一种观点认为:条文中的“因逃逸致人死亡”就是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被害人受伤严重,但并未死亡,如抢救及时可能挽救其生命,但由于行为人不采取积极的救护措施,并逃离事故现场,致使受害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而死亡的行为。因此,客观的分析行为人的主观罪过形式对如何理解“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含义以及就此类案件如何定罪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在处理“因逃逸致人死亡”案件时,就要特别注意分析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态度及其变化情况。不能依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第三款,即“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规定处罚。那么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怎样定罪。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王学瑞律师
2022.02.04251人收看 -
龙珊律师
主任律师
擅长:交通事故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用户这样评价她: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
前车肇事后逃逸又遭后车碾压如何定罪
翁玉素律师
北京市元甲律师事务所
前车肇事后逃逸又遭后车碾压如何定罪
内容:第五条“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那么前车肇事后逃逸又遭后车碾压如何定罪。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翁玉素律师
2022.01.27222人收看 -
杨一凡律师
主任律师
擅长:债权债务、合同纠纷、建设工程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用户这样评价她: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
只要是肇事逃逸就能定罪吗
陈宗琼律师
只要是肇事逃逸就能定罪吗
内容:只要是肇事逃逸就能定罪吗肇事逃逸不一定定罪这个交通肇事罪要是属于较为严重的情况才会构成逃逸是从重处罚。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根据我国刑法理论任何一种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即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所以我们仍用犯罪构成的四要件说来阐述交通肇事罪的特征。即交通肇事行为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其唯一判定标准是该罪的犯罪构成。那么只要是肇事逃逸就能定罪吗。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陈宗琼律师
2022.01.27994人收看 -
冯清琴律师
主任律师
擅长:债权债务、建设工程、合同纠纷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用户这样评价她: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且逃逸
元甲交通律师律师
北京市元甲律师事务所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且逃逸
内容:2、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负事故主要责任的,按照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3、犯交通肇事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1、法律分析:开车撞死人逃逸的如果负事故主要或者全部责任,或者负事故同等责任,但造成三人以上死亡的,构成犯罪,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元甲交通律师律师
2024.01.22980人收看 -
孔孟廷律师
主任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房产纠纷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用户这样评价她:
- 非常细心
- 专业负责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师
- 经验丰富
-
事故发生后多天才报警?交警仅出证明,肇事方抵赖拒赔!元甲律师雷霆出击:还原案件经过、提交证据、模拟碰撞过程。法官认可了事故事实,判定对方全责,伤者的十级伤残也得到了认可,获赔19万余元!温馨提示:事故后请立即报警并固定证据!元甲专业团队助您获得满意赔偿!
许瑞林 605评论 -
交通事故受伤后,肇事司机不垫付医疗费?如何让保险公司垫付医疗费?元甲律师教你如何应对!
许瑞林 34评论 -
交通事故导致家人死亡,家人该如何找肇事司机与保险公司赔偿?
许瑞林 10评论 -
当案件转入刑事流程,作为家属要尽可能地为肇事方争取刑事撤案或 #不起诉 。 案件移送检察院后,交通肇事罪如何能争取到不起诉决定呢?先看案例: 案情:潘某驾驶货车与被害人杨某发生碰撞,致使杨某颅脑受伤,当日经抢救无效死亡。经交警认定潘某负本起事故的主要责任,杨某负本起事故的次要责任。后潘某被公安机关传唤归案,并将本案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有利情节:①事故发生后,潘某在事故现场报警并等待交警处置。②潘某与被害人家属达成和解协议,并全部履行,取得被害人家属的谅解。 结果:检察机关认为潘某构成交通肇事罪,但犯罪情节轻微,具有自首、认罪认罚情节,取得被害人家属谅解,决定对潘某甲不起诉。 李律有话说:法定刑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交通肇犯罪中想争取不起诉,主要考虑以下情节:①犯罪嫌疑人积极认罪、悔罪; ②积极赔偿被害人或者被害人近亲属损失,取得被害人或者被害人近亲属谅解; ③在发生交通事故后,没有逃逸,在案发现场积极拨打120急救电话,尽力挽救被害人生命,积极拨打122或110报警,等待警察处理。 ④其他可作考虑的情节(如:犯罪前科、接受安全驾驶等法治教育、从事社区公益服务、交通志愿服务12:07 南京李轩律师 关注 等待交警处置。②潘某与被害人家属达成和解协议,并全部履行,取得被害人家属的谅解。 结果:检察机关认为潘某构成交通肇事罪,但犯罪情节轻微,具有自首、认罪认罚情节,取得被害人家属谅解,决定对潘某甲不起诉。 李律有话说:法定刑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交通肇犯罪中想争取不起诉,主要考虑以下情节:①犯罪嫌疑人积极认罪、悔罪; ②积极赔偿被害人或者被害人近亲属损失,取得被害人或者被害人近亲属谅解; ③在发生交通事故后,没有逃逸,在案发现场积极拨打120急救电话,尽力挽救被害人生命,积极拨打122或110报警,等待警察处理。 ④其他可作考虑的情节(如:犯罪前科、接受安全驾驶等法治教育、从事社区公益服务、交通志愿服务等) 但需注意:存在以下情形的一般不作不起诉处理:①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②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③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并确因安全装置原因导致事故发生的;④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车辆而驾驶的;⑤严重超载驾驶的; ⑥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⑦交通肇事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元甲交通律师 147评论
-
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条件: (1)行为必须齐备交通肇事罪的基本犯罪构成要件,这是认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情节的基础条件。 (2)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逃避法律追究”的目的,这是认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主观条件。逃避法律追究,包括逃避刑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追究。实践中,行为人如果没有正当的理由离开事故现场(包括但不限定于事故现场),应当认定行为人具有逃逸法律追究之主观目的。 (3)客观上有逃离的行为,且逃离行为可能影响到对被害人的救助、导致事故损失的扩大、妨害民警对事故的查处。如果行为人的“逃离”没有影响其对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之法定义务的履行,则不应认定其“逃离”行为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情节,从而不应承担交通肇事罪加重之刑罚。
大律云律师团 921评论 -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肇事逃逸怎么处罚 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出了一些刮蹭事故,但是开车驶离了现场,也就是说车主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出现了肇事逃逸的现象。对于这种行为具体的惩罚措施还需要看其造成的事故影响如何,如果是轻微事故的话,一般情况下会处罚款;如果造成了别的事故的话,就要根据其情节的轻重来定。 对于轻微事故,例如将其他车辆出造成了刮蹭,但是在知道的情况下离开了现场,这就是属于知道性肇事逃逸,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是造成了财产损失也可以进行协商的。但是这种情况已经造成了肇事逃逸,因为是在已知造成了刮蹭的情况下,视力现场的这种情况下会被判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还可以并处15天以下的拘留。 并且如果在其中一场交通事故人当事人驾车驶离现场的,但是根据证据能够证明其并不知道或者是没有发现现场发生事故时,是不能被判定为逃逸车辆的,因为对于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应该是为了躲避法律责任或者是不想负责。并且逃离后是没有时间和场所限定的,因此出现以上这两种情形就不会被理解为肇事逃逸。 所以如果出现以上这种情况,一定要主动联系警方,说明缘由,然后让警方在中间进行协调和定责被定完责后,应当积极地负起责任,并且全程一定要认真的配合警察们的工作。
李楠楠 130评论 -
什么情况下会被“终身禁驾”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1条第一款及第二款的规定,终生禁驾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一、是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对此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认定。 二、是构成犯罪。被终生禁驾者在重大交通事故中负主要责任或全部责任,其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特殊情况下,同等责任的也可以构成交通肇事罪。 三、是造成交通事故后实施了逃逸行为,其目的是故意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 而对于一般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只能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9条的规定对逃逸人进行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拘留15日的处罚。 而我们常见的驾驶人被处以“终身禁驾”处罚的,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是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构成犯罪的,二是饮酒后或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
李楠楠 354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