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撞车后逃逸后达成双方协议 #

被浏览:52

李楠楠律师 2022-07-05 52 人收看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第十三条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动机可以反映杀人者主观恶性的不同程度,对正确量刑有重要意义,2、对危害结果发生的意志因素明显不同,3、特定危害结果发生与否,对两种故意及其支配之下的行为定罪的意义也不同,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是希望结果发生或明知道必然发生的情况下放任结果发生。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李楠楠律师

在线 问题仍未解决?1对1咨询为您解答

  • 在线律师
  • 已服务282602人
  • 5分钟内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