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酒驾记录不得驾网约车吗

导读:
有酒驾记录不得驾网约车吗依据相关的法律规定驾驶网约车的驾驶者不得存在酒驾记录这是保障乘客安全的重要规定。网约车运营中存在的安全保障问题1、立法缺位且不完善配套法规出台迟滞。此后“网约车”在我国法律层面上的合法地位终于确立。出于提供安全驾驶服务等方面的考虑暂行办法对“网约车”驾驶人设定了比较严格的准入条件。目前“网约车”平台的监督、投诉机制形同虚设平台内部对其平台下车辆管控不严乘客无法通过正常途径反映相关诉求。那么有酒驾记录不得驾网约车吗。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有酒驾记录不得驾网约车吗依据相关的法律规定驾驶网约车的驾驶者不得存在酒驾记录这是保障乘客安全的重要规定。网约车运营中存在的安全保障问题1、立法缺位且不完善配套法规出台迟滞。此后“网约车”在我国法律层面上的合法地位终于确立。出于提供安全驾驶服务等方面的考虑暂行办法对“网约车”驾驶人设定了比较严格的准入条件。目前“网约车”平台的监督、投诉机制形同虚设平台内部对其平台下车辆管控不严乘客无法通过正常途径反映相关诉求。关于有酒驾记录不得驾网约车吗的法律问题,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交通事故律师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有酒驾记录不得驾网约车吗
依据相关的法律规定驾驶网约车的驾驶者不得存在酒驾记录这是保障乘客安全的重要规定。
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第十四条从事网约车服务的驾驶员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取得相应准驾车型机动车驾驶证并具有3年以上驾驶经历
(二)无交通肇事犯罪、危险驾驶犯罪记录无吸毒记录无饮酒后驾驶记录最近连续3个记分周期内没有记满12分记录
(三)无暴力犯罪记录
(四)城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条件。
网约车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
1、由县级以上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并处以1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取得经营许可擅自从事或者变相从事网约车经营活动的
(二)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失效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从事网约车经营活动的。
2、由县级以上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和价格主管部门按照职责责令改正对每次违法行为处以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1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
(一)提供服务车辆未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或者线上提供服务车辆与线下实际提供服务车辆不一致的
(二)提供服务驾驶员未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或者线上提供服务驾驶员与线下实际提供服务驾驶员不一致的
(三)未按照规定保证车辆技术状况良好的
(四)起讫点均不在许可的经营区域从事网约车经营活动的
(五)未按照规定将提供服务的车辆、驾驶员相关信息向服务所在地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报备的
(六)未按照规定制定服务质量标准、建立并落实投诉举报制度的
(七)未按照规定提供共享信息或者不配合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调取查阅相关数据信息的
(八)未履行管理责任出现甩客、故意绕道、违规收费等严重违反国家相关运营服务标准行为的。
网约车平台公司不再具备线上线下服务能力或者有严重违法行为的由县级以上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责令停业整顿、吊销相关许可证件。
3、网约车驾驶员违反本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和价格主管部门按照职责责令改正对每次违法行为处以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一)未按照规定携带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的
(二)途中甩客或者故意绕道行驶的
(三)违规收费的
(四)对举报、投诉其服务质量或者对其服务作出不满意评价的乘客实施报复行为的。
网约车运营中存在的安全保障问题
1、立法缺位且不完善配套法规出台迟滞。去年10月交通运输部公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但出台时间一拖再拖导致“网约车”平台游走于监管的灰色地带引发诸多安全问题。今年7月28日交通运输部正式出台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自今年11月1日起施行。此后“网约车”在我国法律层面上的合法地位终于确立。虽然暂行办法在“网约车”平台性质、驾驶员准入、车辆准入以及信息安全保护等方面提出相关要求但是在实际实施方面相关配套的具体实施办法还需要进一步跟踪检验并完善。
2、行业灵活性高且监管难度大。出于提供安全驾驶服务等方面的考虑暂行办法对“网约车”驾驶人设定了比较严格的准入条件。但是“网约车”灵活性高、管控难度大出现些许问题有些乘客叫“网约车”但来的却是“摩的”、三轮车有些“黑摩的”从业者利用“网约车”进行拉客、送货人车不符情况时有发生有的驾驶员新手因无法注册账号等原因就用朋友的账号接单这对乘客的行驶安全十分不利甚或出现了套牌车和克隆车现象驾驶员素质参差不齐有时出现绕行、掉线等不正常不合理现象等。
3、投诉及反馈机制不健全。目前“网约车”平台的监督、投诉机制形同虚设平台内部对其平台下车辆管控不严乘客无法通过正常途径反映相关诉求。此外“网约车”平台尚未建立起透明详细的投诉反馈机制对于乘客的投诉处理没有明确的反馈时间期限。有些“网约车”平台虽然有“人车不符投诉”功能但是只做表面功夫并未科学落实投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