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找律师

北京律师,专业团队, 200+云律所实力在线

解决
难题
为您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专业化团队,全程跟进
一站式解决您的法律难题

直接找律师

我需要打官司

严选律师,权威专业,为当事人争取最大利益

委托
律师
为您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处理案件类型丰富,庭审经验分析
上万案件代理,胜诉率高

直接委托律师打官司

我需要详细咨询

专案咨询服务,资深律师方案定制

付费
咨询
为您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根据实际情况量身定制专属维权方案
精准把控案件难点,寻求最优方法

直接付费咨询律师

我需要基础咨询

快速应答,高效服务,24小时在线

免费
咨询
为您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专业认证律师,一对一在线咨询
法律问题优质解答,及时与客户反馈

等待免费咨询律师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有哪些性质和效力

冯清琴律师2022.01.29171人阅读
导读:

有的认为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公安机关依法作出的一种典型的具体行政行为具有行政可诉性属于行政诉讼司法审查的范围。另有人亦认为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作为处理事故的证据但不是鉴定结论是行政文书是书证。可见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3条的规定对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性质予以澄清虽然还要对当事人的责任进行认定并在认定书中予以载明但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性质已明确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那么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有哪些性质和效力。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有的认为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公安机关依法作出的一种典型的具体行政行为具有行政可诉性属于行政诉讼司法审查的范围。另有人亦认为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作为处理事故的证据但不是鉴定结论是行政文书是书证。可见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3条的规定对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性质予以澄清虽然还要对当事人的责任进行认定并在认定书中予以载明但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性质已明确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关于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有哪些性质和效力的法律问题,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交通事故律师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一、探讨一下性质问题。

由于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书中的“责任”一词容易使人误解产生误导且由国家行政机关依职权作出针对的又是特定的人和事也对当事人承担道路交通事故的民事、行政和刑事法律责任产生影响。等等导致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公安机关所作责任认定的性质观点不一。有的认为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公安机关依法作出的一种典型的具体行政行为具有行政可诉性属于行政诉讼司法审查的范围。有的认为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鉴定结论作为处理事故的证据不是具体行政行为作为全国最高的主管事故处理工作的公安部也持这种观点。另有人亦认为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作为处理事故的证据但不是鉴定结论是行政文书是书证。理论上的模糊不清必然导致实践中的混乱必然陷入争论之中如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是否具有行政可诉性问题在司法实践中已出现了不同的适用结果。

1、1992年12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联合发文即法发199239号关于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第4条规定“当事人仅就公安机关作出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和伤残评定不服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或者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当事人对作出的行政处罚不服提起行政诉讼或者就损害赔偿问题提起民事诉讼的以及人民法院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时人民法院经审查认定公安机关所作出的责任认定、伤残评定确属不妥则不予采信以人民法院审理认定的案件事实作为定案依据。”可见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2、在2002年最高人民法院公报第5期上刊登了罗富不服泸州市公安机关作出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而提起的行政诉讼案例法院受理该案并经一、二审判决撤销了公安机关作出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这一案例的公布开创了人民法院受理该类案件的先例成为各地人民法院效仿参照范例。

3、我国行政诉讼法对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作了概括性规定从而确定了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基本界限同时对可诉的具体行政行为作了肯定性的列举也对不可诉的行政行为作了明确的排除。另根据2000年3月开始执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有人认为公安机关对道路交通事故所作的责任认定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远远超过技术性鉴定范围对当事人的事故责任作了定性处理从而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作了实质性处分在性质上符合行政确认行为的所有特征是可诉行政行为。且法律及司法解释又未将此类行为排除在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之外故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据此一些法院开始探索这类案件的受理和审判。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3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不难发现名称有所变化将原来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更名为“交通事故认定书”删掉了“责任”二字取消责任认定改为事故认定。体现了该法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机制和理念上的变化也使道路交通事故的处理更加淡化了行政色彩更多体现出民事侵权责任的特点。取消了“道路”二字因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前根据办法的规定将交通事故分为道路交通事故与非道路交通事故对于后者不属公安机关作出责任认定的范畴可出具事故成因分析意见。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后公安机关对于道路以外的事故也要作出认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3条的规定对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性质予以澄清虽然还要对当事人的责任进行认定并在认定书中予以载明但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性质已明确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对于“处理”的理解当然包括解决交通事故的各个阶段。

首先交通事故认定书是公安机关作为自己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是公安机关对交通事故的责任人作出罚款、拘留、限制驾车人员的资格等行政处罚决定的依据是公安机关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进行调解的依据。

其次是人民检察院对于交通肇事者是否提起公诉的证据更是人民法院定罪量刑和确定损害赔偿的证据。

进一步笔者认为从证据类型上看根据交通事故认定书所载明的内容显示其具有书证的特性因由公安机关制作故应为公文书证具有较高的证明效力。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冯清琴律师

在线 问题仍未解决?1对1咨询为您解答

  • 在线律师
  • 已服务282595人
  • 5分钟内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