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找律师

北京律师,专业团队, 200+云律所实力在线

解决
难题
为您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专业化团队,全程跟进
一站式解决您的法律难题

直接找律师

我需要打官司

严选律师,权威专业,为当事人争取最大利益

委托
律师
为您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处理案件类型丰富,庭审经验分析
上万案件代理,胜诉率高

直接委托律师打官司

我需要详细咨询

专案咨询服务,资深律师方案定制

付费
咨询
为您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根据实际情况量身定制专属维权方案
精准把控案件难点,寻求最优方法

直接付费咨询律师

我需要基础咨询

快速应答,高效服务,24小时在线

免费
咨询
为您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专业认证律师,一对一在线咨询
法律问题优质解答,及时与客户反馈

等待免费咨询律师

哺乳期不能起诉离婚吗

李楠楠律师2022.01.31549人阅读
导读:

和第三十四条“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的或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婚姻法第三十六条第三款规定“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利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哺乳期离婚的抚养费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中作出了明确规定1父母有固定收入的。那么哺乳期不能起诉离婚吗。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和第三十四条“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的或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婚姻法第三十六条第三款规定“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利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哺乳期离婚的抚养费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中作出了明确规定1父母有固定收入的。关于哺乳期不能起诉离婚吗的法律问题,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婚姻家庭律师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哺乳期不能起诉离婚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一条“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双方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并对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时发给离婚证。”和第三十四条“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的或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从法条的规定可以得出哺乳期女方可以起诉离婚男方除了在女方有重大过错时可以在哺乳期提出离婚以外法院都不受理男方在哺乳期提出的离婚诉讼请求。

哺乳期离婚抚养权的归属问题

父母离婚后子女随哪方生活一般是根据“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的原则来决定。婚姻法第三十六条第三款规定“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利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由此可见子女由谁抚养的问题应根据于女的年龄分两种情况来决定

第一哺乳期内的子女由母亲抚养。按最高人民法院1993年11月3日颁发的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一条规定“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

如果母亲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也可随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2)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

(3)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的。另外父母双方协议两周岁以下子女随父方生活并对子女健康成长无不利影响的可予准许。因此处在哺乳期的子女一般由母亲抚养例外情形由父亲抚养。

哺乳期离婚的抚养费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中作出了明确规定

1父母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可按其月总收入的20至30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收入的50。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以上比例确定。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比例。

2抚养费的给付办法。可依父母的职业情况而定原则上应定期给付。

3父母双方可以协议子女随一方生活并由抚养方负担子女全部抚养费。但经查实抚养方的抚养能力明显不能保障子女所需费用影响子女健康成长的不予准许。

4子女抚养费的给付期限。一般至子女18周岁为止。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子女以其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并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停止给付抚养费。子女虽满18周岁但尚未独立生活的如父母有给付能力仍应负担必要的抚养费。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李楠楠律师

在线 问题仍未解决?1对1咨询为您解答

  • 在线律师
  • 已服务282599人
  • 5分钟内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