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对方逃逸的做法

导读:
遇对方逃逸的做法遇到对方逃逸,当事人应当可以、并力求记住对方车辆及对方的以下几种特征并及时报警:1、车辆的型号。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责任而驶离现场、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等8种情况将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以上八种行为可以认定为交通事故逃逸行为,并在一些情况下可以追求肇事者的刑事责任。那么遇对方逃逸的做法。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遇对方逃逸的做法遇到对方逃逸,当事人应当可以、并力求记住对方车辆及对方的以下几种特征并及时报警:1、车辆的型号。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责任而驶离现场、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等8种情况将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以上八种行为可以认定为交通事故逃逸行为,并在一些情况下可以追求肇事者的刑事责任。关于遇对方逃逸的做法的法律问题,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交通事故律师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遇对方逃逸的做法
遇到对方逃逸,当事人应当可以、并力求记住对方车辆及对方的以下几种特征并及时报警:
1、车辆的型号。如:小客车、吉普车、旅行车、大客车、大货车、小货车等。
2、车辆的颜色。如:红色、绿色、白色、黑色、黄色等。
3、车辆号牌。包括:颜色(如:小客车为蓝色,大客车为黄色)、号码(最好记全,无法记全也应当记住其中前面或后面的两个数字)。
4、车辆的其他主要特征。如:车身上的图案、文字;有无装载物,装载物的名称等。
5、逃逸者本人的主要特征。如:身高、体态(胖瘦)、年岁(青年、中年、老年或约多少岁)、长相(身体外露的部位是否有疤痕、纹身、黑痣等)、衣着等。
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责任而驶离现场、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等8种情况将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6.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
7.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
8.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是强行离开现场的。
以上八种行为可以认定为交通事故逃逸行为,并在一些情况下可以追求肇事者的刑事责任。
律师推荐:北京律师浙江律师深圳律师江苏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