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找律师

北京律师,专业团队, 200+云律所实力在线

解决
难题
为您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专业化团队,全程跟进
一站式解决您的法律难题

直接找律师

我需要打官司

严选律师,权威专业,为当事人争取最大利益

委托
律师
为您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处理案件类型丰富,庭审经验分析
上万案件代理,胜诉率高

直接委托律师打官司

我需要详细咨询

专案咨询服务,资深律师方案定制

付费
咨询
为您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根据实际情况量身定制专属维权方案
精准把控案件难点,寻求最优方法

直接付费咨询律师

我需要基础咨询

快速应答,高效服务,24小时在线

免费
咨询
为您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专业认证律师,一对一在线咨询
法律问题优质解答,及时与客户反馈

等待免费咨询律师

一宗债务人恶意拖欠案件的启示

张旭律师2022.02.08350人阅读
导读:

案件处理中国信-保调查发现,被保险人A公司与美国买家S公司之间并无正式贸易合同。但S公司自2007年3月开始拖欠货款,并称继续支付货款的条件是低价收购A公司的工厂股份,A公司不得再生产同类产品并与S公司签订《竞业禁止协议》。为了在中国建立其自有的工厂和仓库,以便直接生产和销售金属制品,S公司以拖延付款为要挟手段,要求A公司与其签署《竞业禁止协议》,并欲低价收购A公司的工厂。根据中国《民法典》的有关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那么一宗债务人恶意拖欠案件的启示。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案件处理中国信-保调查发现,被保险人A公司与美国买家S公司之间并无正式贸易合同。但S公司自2007年3月开始拖欠货款,并称继续支付货款的条件是低价收购A公司的工厂股份,A公司不得再生产同类产品并与S公司签订《竞业禁止协议》。为了在中国建立其自有的工厂和仓库,以便直接生产和销售金属制品,S公司以拖延付款为要挟手段,要求A公司与其签署《竞业禁止协议》,并欲低价收购A公司的工厂。根据中国《民法典》的有关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关于一宗债务人恶意拖欠案件的启示的法律问题,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债权债务律师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基本案情2004年4月至2007年4月间,国内出口企业A公司以D/A方式向美国买家S公司出口金属管件,同时向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下称“中国信-保”)投保出口信用保险。A公司与S公司历史合作记录良好,但S公司从2007年3月开始停止向A公司支付货款。A公司于2007年10月就其应收账款损失50万美元向中国信-保提出索赔申请,并委托中国信-保介入追偿。案件处理中国信-保调查发现,被保险人A公司与美国买家S公司之间并无正式贸易合同。自2004年起,A公司全凭S公司发出的抬头为AA公司的订单和图纸进行生产并发货,但S公司均已能按期承兑远期汇票。AA公司为A公司前身,1998年经过公司分立改制,成立了民营性质的股份有限公司,并正式更名为A公司。但S公司自2007年3月开始拖欠货款,并称继续支付货款的条件是低价收购A公司的工厂股份,A公司不得再生产同类产品并与S公司签订《竞业禁止协议》。A公司派员与S公司签订了《竞业禁止协议》后,S公司又提出另外两项继续拖欠货款的理由:1、A公司不是贸易主体;2、A公司存在图纸外流情况,侵犯其知识产权。初步了解案情后,中国信-保律师立即与买家直接交涉。买家S公司坚持己见,拒不同意付款。渠道律师遂建议A公司通过诉讼方式挽回损失。中国信-保在综合考虑费用成本和司法裁决的可执行性等因素后认为,在美国直接对S公司提起诉讼比在中国对S公司驻中国办事处提起诉讼更为可行。经过简要梳理,不难发现,目前A公司与S公司之间的争议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誗(一)A公司与AA公司是否为两个不同的贸易主体。根据中国《民法典》和《公司法》的相关规定,AA公司已于1998年分立出新的法人实体A公司。虽然从表面来看A公司与AA公司的员工组成和办公地点并未发生变化,但实质上A公司与AA公司已经是两个不同的贸易主体。但对A公司较为有利的是,S公司虽然是向AA公司发出订单,但仍按期承兑出口商为A公司的汇票,S公司的行为可视为其在事实上默认了二者为同一贸易主体。(二)《竞业禁止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据了解,A公司某资深员工B在离职后加入S公司,并在S公司驻中国办事处任职,事实上已经与A公司生产和经营的同类产品存在市场竞争关系。为了在中国建立其自有的工厂和仓库,以便直接生产和销售金属制品,S公司以拖延付款为要挟手段,要求A公司与其签署《竞业禁止协议》,并欲低价收购A公司的工厂。A公司认为,《竞业禁止协议》系由该公司一名不懂英文的员工,在受到S公司胁迫的情况下签署的,应视为无效合同。根据中国《民法典》的有关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也可以直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合同无效。据此理解,A公司可以尽量搜集证据,证明该协议确系A公司员工在受到胁迫的情况下签署,以便在未来出庭时向B公司抗辩。(三)S公司称A公司图纸外流侵犯其知识产权是否成立。S公司在与A公司签订《竞业禁止协议》后,要求A公司返还其图纸,并称在其他工厂发现了以前发给A公司的图纸,由此判定A公司存在图纸外流情况,侵犯了S公司的知识产权。对此,A公司认为,由于大部分图纸均为电子版,由S公司直接发送到至A公司邮箱,而公司电脑感染病毒后又经过了数次格式化,目前图纸已难以找到。此外,A公司称图纸外流现象在业内十分普遍,不能据此认定其侵犯了S公司的知识产权。对此问题,A公司可要求S公司举证,证明S公司确对该批图纸拥有完整的知识产权,且双方曾约定A公司需履行妥善保管图纸的义务。此外,A公司还可以要求S公司举证证明,由于A公司对图纸管理不严,导致图纸外流,侵犯了S公司的知识产权。换言之,S公司需要证明,A公司的不当管理行为(如确实存在)与损害后果(侵犯知识产权)的发生存在法律上的因果关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张旭律师

在线 问题仍未解决?1对1咨询为您解答

  • 在线律师
  • 已服务282594人
  • 5分钟内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