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冷静期的设置是如何看待的?

导读:
民法典的离婚冷静期,也许约定的文字上已经很全面了,但是实务操作起来将会是极大的问题。前款规定期限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因为今年政府下达的目标是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降低离婚率,所以我们决定实施离婚30天冷静期。在这一代法国人中,尽管人口数量和出生率都在增加,但结婚率的下降幅度却超过30%。换言之,这项政策的初衷,是保护那些不受《婚姻法》保护的同性伴侣,然后协议颁布后,法国政府却惊讶得发现签署协议的更多是异性恋们。
结婚的时候,也许没有谁去强制限制冷静期,让部分头脑发热的男女直接可以登记领证。但民法典生效后,你就知道了,也许头脑发热只需要一周就能领证的你们,倘若要离婚,也许会非常困难。
正在办理的一起离婚案件,当事人跟我开了个玩笑:她的离婚是比结婚还大的大事。民法典的离婚冷静期,也许约定的文字上已经很全面了,但是实务操作起来将会是极大的问题。
民法典是如此约定的: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前款规定期限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可以看出,首先,如果是离婚,要先向婚姻登记机关申请,过30天,后双方必须在30天内再共同去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离婚证。
根据第1076条就能看出,申请离婚登记也需要两个人亲自前往,申请发离婚证也需要两个人亲自前往。最为有趣的是,如果申请届满30天,双方又必须在30天内申请发证,否则视为撤回申请。(如此再结合婚姻登记机关的工作时间,又增设了不少的困难)
如此,对协议离婚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这里面有很多的约束,男女双方真走到离婚这一步的时候,也许双方已经是不想再有任何生活的交叉,希望尽快离婚,但是法律却给他们设置了两个以上的障碍物。
也就是说在整整60天内,只要有一方想不离,就离不成。逼着另一方只能走上诉讼离婚的路,逼着双方走到了对簿公堂的程度。
因为今年政府下达的目标是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降低离婚率,所以我们决定实施离婚30天冷静期。逻辑类似于:为了提高生育率,所以以后堕胎手术需要直系亲属签字。
这是完全的本末导致,如果想要提高婚姻幸福指数,降低离婚率,那么可以在大学校园开设情感公开课,可以推行婚前咨询,或者更直接一点控制高额的房价,给新婚小夫妻多一点经济容错空间,而不是设定什么离婚冷静期;想提高生育率,请实实在在降低社畜们的生存压力,把那些明目张胆实行996的企业封杀,给予新生儿家庭一些公立医院就医补贴,而不是空喊口号。
冲动离婚的比例其实并不多,从我目前的咨询案例来看,离婚往往是长期情绪的积累,比如出轨,家暴,长期的观念不合,即便是冲动离婚,现有的离婚规则已经有一定的缓冲,想要离婚需要签订离婚协议书分配好婚内共同财产,需要提前在网上预约去民政局办理日期,这个过程已经可以避免大多数的冲动离婚。
冲动结婚导致闹剧的倒是不少,两个人拿着身份证户口本拍张照就可以领证,建议在结婚之前来个【婚前15问】让大家冷静下。
最终的结果可能跟预期背道而驰:高额的离婚成本让人越来越恐惧进入婚姻。这一点在法国早有印证,1000个法国人中平均只有4.3人结婚,而59%的新生儿都是非婚生孩子。
在法国,选择结婚的人已经变得越来越少了。越来越多的情侣选择一起生活、一起买房、一起组建家庭、抚养孩子,却不需要两人的关系得到法律或宗教上的认可。在这一代法国人中,尽管人口数量和出生率都在增加,但结婚率的下降幅度却超过30%。
按理说,法国这种生活节奏相对较慢的国家,结婚率应该相对较高,但实际上法国的结婚率比美国还要低一半。最核心原因就是法国的离婚成本很高,法国的婚姻法有如下规定:
1.结婚6个月之内是不允许离婚的,可以闪婚,不能闪离;
2.夫妻单方面诉讼离婚,需要分居三年以上;
3.双方都同意离婚,也要走一个长达3个月以上的流程;
导致的结果就是大家都偏向同居而不结婚。
换言之,这项政策的初衷,是保护那些不受《婚姻法》保护的同性伴侣,然后协议颁布后,法国政府却惊讶得发现签署协议的更多是异性恋们。
理由也很简单,当离婚的成本过高的时候,自利属性自然会让人们去选择更自由舒适的结合模式。有前车之鉴,希望规则制定者三思。
当然,多角度来看,离婚冷静期的设置也并非不可取。主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让我们静待结果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