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

互联网+门店快速解决问题

免费法律咨询平台

您的位置: 律总管 > 法律资讯 > 交通事故 > 交通肇事 > 交通肇事罪 > 喝酒后24小时能开车吗_喝过酒多长时间能开车

喝酒后24小时能开车吗_喝过酒多长时间能开车

2022.09.13 849人阅读
导读:酒后不能开车,明文规定的。喝酒少量的也要等到十二小时后才能开,喝多的二十四小时后还会好酒气,甚于四十八小时后都有,所以喝酒后十二小时内最好不开车,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小心驶得万年船。

喝酒伤身,喝酒误事,如果要开车就应该滴酒不沾。即使喝了,不管是喝醉还是没喝醉,酒后万万不能开车。

取决于你总共喝了多少酒和你以往惯常恢复速度。三两白酒以下最好十二小时以上再碰车,三五两以上最好十八小时以上。这还和个人解酒惯常速度有关,安全起见,尽可能相隔时间长一些为好!

等酒味完全没有了再开车,毕竟安全第一,不是开玩笑,这样做是对的起自己,对的起家人,对得起他人

一般情况下饮用350mL(约相称于1小瓶)啤酒或半两白酒(20ml)后,血液酒精浓度就可达到0.02(20mg/100ML),即达到饮酒驾驶的处罚条件。 喝一瓶啤酒或半两白酒,最好等到6-10个小时后再开车,喝2瓶啤酒或低度白酒3两,最好在10-24个小时后再开车,如果喝酒的酒精度数更高、量更大,就要过24小时间才可以开车。

只要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就属于饮酒驾车了。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属于醉酒驾车。

只有等酒精全部排除,身体状况良好以后,才能去开车。哪怕喝了一小杯啤酒,也应该在24小时以后,完全排除干净,一点酒精的残余都没有,机体状况完全正常,才能去开车,从事操作性工种,不要存在着侥幸心理,喝的少,路程近,又没人看见,没有警察就去开车,绝对禁止。因为酒精会麻痹神经,让其反应时间延长,处理信息不及时,导致误事。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

这个问题在当前开车族中很重要,今天应酬不得不去,去了感情深一口闷,感情钱舔一舔。

当场醉找代驾,第二天也不能开车上班,安全起见,必须二十四小后驾驶最好。

公路上查的很严,一测有残留酒料,扣分,罚款,出事坐牢判刑。

做肝脏移植手术也得终止手术,因肝脏是解毒器脏,成活率低。

幸好,我老汉十五岁会开汽车,到六十一岁也没卖起车。

省了一年养车钱,省了操心钱,更省了今天回答问题事了。

自己买一个酒精测试仪最保险。

酒精在人体中一班消失时间为10-20小时。有时候夜里喝完酒谁一觉第二天早没什么事,就开车车门结果被查酒后驾驶就是这个原因。

生理上市没什么反应了,但酒精依然在体内没排干净,所以喝酒后10-20小时后再开车时比较科学的。

一般情况下饮用350mL(约相称于1小瓶)啤酒或半两白酒(20ml)后,血液酒精浓度就可达到0.02(20mg/100ML),即达到饮酒驾驶的处罚条件。 喝一瓶啤酒或半两白酒,最好等到6-10个小时后再开车,喝2瓶啤酒或低度白酒3两,最好在10-24个小时后再开车,如果喝酒的酒精度数更高、量更大,就要过24小时间才可以开车。

只要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就属于饮酒驾车了。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属于醉酒驾车。

一般情况下喝下一瓶啤酒之后,都建议在8个小时之后再开车,因为这个时间段内酒精会被完全吸收,不会对你再造成什么影响,但是如果你吸收酒精比较慢或者喝的酒量比较多,,建议你10个小时之后再开车,或者不开,为了安全,大家都要保守一些。

很多人之所以酒驾都抱有很大的侥幸心理,认为自己没有喝多,很清醒,完全可以开车,还有觉得自己不会这么点背,被交警查到,,其实这是对自己不负责任,喝酒不管多少,对身体都会有一定的影响。首先喝酒会使人疲劳,如开车遇到紧急事件,反应能力也会下降,很容易造成事故。

现在对酒驾的处罚也相对严格一些,就是不让大家存在侥幸心理,,如果酒驾是将直接面对刑事处罚。

喝酒以后需要间隔一天以后才可以开车,由于每个人的酒量不同以及对酒精的新陈代谢速度不一样,喝完酒之后,什么时候能够代谢完体内的酒精因人而异。保证安全,喝完酒尽量隔一天再开车。

根据《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3.3饮酒驾车。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3.4醉酒驾车。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喝酒以后几个小时后可以开车?其实是因为而异的,因为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速度不一样,而且和很多因素有关,一般建议喝完酒后的朋友,第二天再选择开车。

酒后开车是很危险的,最近几年查处酒驾的力度也是非常的严厉,现在司机朋友们“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的自觉性也越来越强。 只是,在酒桌上有时候很难搪塞过去,并且有车一族难免有爱喝两口的,有的司机朋友认为休息几个小时等酒劲过了就没事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报道过很多新闻就是喝酒后十个小时后开车还能在体内检测出酒精,喝酒后10-20小时后再开车是比较科学的。一般来说,如果头一天喝得比较多,我们建议第二天最好别开车,至少得歇24小时,这样稳妥一点。一般24小时以后不太会出现问题。目前尚未发现饮酒24小时后被查出酒驾的案例。

一、酒精是如何代谢的?

酒精学称乙醇,喝酒以后5分钟左右,即可出现在血液中,30到60分钟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最高值。酒精的代谢主要经过一下三个程序:

1、消化道粘膜上的乙醇脱氢酶把少部分酒精转化为乙醛(乙醛是对人体有害的,也是导致醉酒的主要原因)。

2、大部分酒精进入肝脏,通过肝脏的乙醇脱氢酶转化为乙醛;

3、依靠乙醛脱氢酶把乙醛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

二、是什么在影响血液中的酒精含量?

1、酒精代谢能力的影响

导致不同的人酒量不一样,个人不同时间的酒量也不一样。我们经常会看到有的人酒量特别好,甚至能“一直喝”;有的人小酌一杯便昏昏欲睡、迷迷糊糊,属于“一杯倒”;有的人喝酒后曹操变关羽,红红的脸蛋瞬间变得“可交了”;有的人酒量一般,虽然心是激动地,手是颤抖的,可面如平湖,脸色不改。归根结底这都是因为不同的人体内的乙醛脱氢酶数量基数不一样。基数大代谢能力强所以导致酒量不一样。

同样,由于乙醛脱氢酶的活性时间不一样,所以个人不同时间酒量也不一样,例如上午喝酒易醉,下午或晚上相对酒量好;年轻人不易醉,年长者易醉。所以乙醛脱氢酶的数量基数是影响血液中酒精含量的因素之一。

2、饮酒种类、数量的影响

啤酒、白酒、鸡尾酒,清酒、黄酒、葡萄酒,酒的种类千千万,制作工艺不一样酒精含量不一样,喝高度酒必然导致血液内酒精含量高。啤酒度数低但是“踩箱喝”也比喝2两白酒的含量高,更不要提喜欢“深水炸弹”、“三中全会”的。所以饮酒种类、数量是影响体内酒精含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3、饮酒、醒酒的环境、方法的影响

“跟帅的喝一杯就倒、跟丑的喝千杯不醉”,“酒前喝牛奶”,“酒后蜂蜜水”“空腹喝酒宿醉,饱腹喝酒陶醉,天天喝酒遭罪”,有的人喝酒就着花生、瓜子、烤鱼片,有的人喝酒兑着啤酒、饮料、矿泉水。饮酒、醒酒的环境,方法不一样也是影响体内酒精含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能够看出影响血液中酒精含量的因素比较多,变量比较大,不能科学地、普遍地得出确定、唯一的结论。多久能开车只能做盖然性判断。

三、多久能开车的盖然性判断。

多久能开车需要结合个人的代谢能力做个人做主观的盖然的判断,正常体质一般每小时仅能代谢10克至15克酒精,所以喝一杯啤酒或半两白酒,最好等到10个小时后再开车,喝2瓶啤酒或低度白酒3两,最好在一天后再开车,如果喝酒的酒精度数更高、量更大,就要过更长时间才可以开车。一般情况下,酒后24小时至48小时体内的酒精能够彻底代谢干净。所以洪律师建议,正常体质,若要开车还是等酒精彻底代谢干净后也就是24小时至48小时再开车。

四、隔夜酒仍然可认定为酒驾、醉驾。

目前,我国已经有了很多由于“隔夜酒”被认定为酒驾和醉驾的案例,裁判文书网可查,再此不做赘述。也就是说,认定酒驾和醉驾不以是否“隔夜”作为标准,仍然以血液中酒精含量作为标准。“认为已经醒酒了才开车”的仅能作为酌定从轻情节考量,而且还需要自己提供证据证明。

五、酒醒后开车的建议

对于经常开车、喜欢喝酒的朋友,洪律师建议家中常备解酒饮料,酒精测试仪等常规“战斗”装备。开车前进行一下检测,以确保万无一失。

最后,还是那句至理名言:“喝车不开酒,开酒不喝车”。

一般是24小时才会,测不出酒精,这个和个人体质有很大关系。有的人12小时就会被身体吸收,大部分人都需要24小时

声明:以上内容系作者结合互联网相关法律知识进行整合,如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犯权益点击【投诉/举报】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实际个案详情可通过咨询窗口找专业律师一对一咨询。
展开原文 ↓
李楠楠

李楠楠律师

执业律师
平台保障

擅长:交通事故

5.0分| 服务: 1400人|主任律师

律师是否解决您的需求?想要更专业的答案。

更专业
更便捷
更资深

更多 #交通事故 相关法律资讯

律师普法

陈凯旋律师

北京市元甲律师事务所 | 主任律师

擅长:交通事故

主讲嘉宾

热门普法

法律咨询问答 更多>>

李孟阳律师

擅长:交通事故

01021362586
李孟阳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完整描述您遇到的问题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观点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