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找律师

北京律师,专业团队, 200+云律所实力在线

解决
难题
为您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专业化团队,全程跟进
一站式解决您的法律难题

直接找律师

我需要打官司

严选律师,权威专业,为当事人争取最大利益

委托
律师
为您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处理案件类型丰富,庭审经验分析
上万案件代理,胜诉率高

直接委托律师打官司

我需要详细咨询

专案咨询服务,资深律师方案定制

付费
咨询
为您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根据实际情况量身定制专属维权方案
精准把控案件难点,寻求最优方法

直接付费咨询律师

我需要基础咨询

快速应答,高效服务,24小时在线

免费
咨询
为您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专业认证律师,一对一在线咨询
法律问题优质解答,及时与客户反馈

等待免费咨询律师

个人抚恤金是遗产吗?_抚恤金是否是属于个人遗产

李维律师2022.05.084865人阅读
导读:

因抚恤金是死者生前单位发放给死者近亲属的生活补助费和精神抚慰金,应属于近亲属共同财产,是基于特定身份而产生的一种财产权。但也有例外的情况如果抚恤金是发给伤残者本人则属于伤残者本人所有的财产如伤残者因病死亡则此项抚恤金的剩余部分属于遗产范围。抚恤金是否属于遗产抚恤金不属于遗产,但是抚恤金没有用完的可以继承,一般按照法定继承办理。国家发放这种费用,是用以优抚、救济死者家属。

一、抚恤金是否是属于个人遗产

1、死亡抚恤金及丧葬费都是死者去世后单位给付的,并且都是给付死者家属的,不是死者生前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因此,死亡抚恤金及丧葬费不是个人财产,不属于遗产的范围,不能作为财产写在遗嘱中。

2、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遗产的定义】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

二、抚恤金如何分配

抚恤金是由国家或企业,对于死亡员工家属进行的赔偿,一般是由直系家属商量后来进行合理的分配,如果分配时产生了无法解决的矛盾时,可以去法院提起诉讼,然后由法院来进行调节并分配。

因抚恤金是死者生前单位发放给死者近亲属的生活补助费和精神抚慰金,应属于近亲属共同财产,是基于特定身份而产生的一种财产权。因抚恤金由生活补助费和精神抚慰金两部分组成,故在分割抚恤金时,应考虑当事人有无生活来源等具体情况综合考虑,而不应均等分割,应将当事人有无稳定的生活来源、当事人与死者关系等因素纳入考量范围,如一方当事人经济困难,主要依靠死者生前供养的,则可以适当多分;如一方当事人对死者不尽或少尽赡养、扶养义务,可以少分甚至不分。

死亡抚恤金及丧葬费都是死者去世后单位给付的,并且都是给付死者家属的,不是死者生前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因此,死亡抚恤金及丧葬费不是个人财产,不属于遗产的范围,不能作为财产写在遗嘱中。

抚恤金是否属于遗产范围

抚恤金是否属于遗产范围

抚恤金是在死者死亡后由国家发给死者亲属的费用。国家发放这种费用是用以优抚救济死者家属特别是用来优抚那些依靠死者生活的未成年人和丧失劳动能力的亲属。就其性质看它不属于死者的遗产。它与遗产主要有三点不同,

(1)抚恤金是国家发给死者亲属的费用而遗产则是死者个人所有的于死之后留下的财产。遗产可以是金钱也可以是实物而抚恤金只能是金钱。

(2)发放抚恤金的目的在于抚慰死者家属而遗产继承则是为了保护公民个人合法的财产权益使死者生前的合法财产不至于因死亡而消灭。

(3)享受抚恤金待遇必须是死者的直系亲属而可以得到遗产的人则除了直系亲属外还可对其他人或者集体、国家。

因此一般而言抚恤金是不能作为遗产继承的。但也有例外的情况如果抚恤金是发给伤残者本人则属于伤残者本人所有的财产如伤残者因病死亡则此项抚恤金的剩余部分属于遗产范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三条

遗产范围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

(一)公民的收入

(二)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

(三)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四)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

(五)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

(六)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

(七)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

抚恤金是否属于遗产

抚恤金不属于遗产,但是抚恤金没有用完的可以继承,一般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抚恤金是国家在死者死亡后,发给死者亲属的费用。国家发放这种费用,是用以优抚、救济死者家属。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

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李维律师

在线 问题仍未解决?1对1咨询为您解答

  • 在线律师
  • 已服务282590人
  • 5分钟内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