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找律师

北京律师,专业团队, 200+云律所实力在线

解决
难题
为您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专业化团队,全程跟进
一站式解决您的法律难题

直接找律师

我需要打官司

严选律师,权威专业,为当事人争取最大利益

委托
律师
为您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处理案件类型丰富,庭审经验分析
上万案件代理,胜诉率高

直接委托律师打官司

我需要详细咨询

专案咨询服务,资深律师方案定制

付费
咨询
为您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根据实际情况量身定制专属维权方案
精准把控案件难点,寻求最优方法

直接付费咨询律师

我需要基础咨询

快速应答,高效服务,24小时在线

免费
咨询
为您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专业认证律师,一对一在线咨询
法律问题优质解答,及时与客户反馈

等待免费咨询律师

劳动合同怎么签才正规?

李孟阳律师2023.04.1329人阅读
导读:

劳动合同怎么签订?这些细节你都知道吗?

01

劳动合同什么时候签

毫无疑问,开始用人之前就签合同是最保险的,最晚,不能超过开始用工之日起一个月。

在《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前,曾出现过用人单位恶意不签订劳动合同的现象。

所以,《劳动合同法》专门对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行为规定了很重的惩罚措施: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自第二个月起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

如:一个月工资3000元的员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那么从员工工作的第二个月起企业就得给他每月6000元。

那么问题又来了,双倍工资到底要支付多长时间呢?

法律规定,从用工满一个月起到实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之日。

但是国家还是比较能体会企业家们的心情的,所以,《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给这个双倍工资加了一个期限——十一个月。

那么,双倍工资发满这十一个月之后呢?

恭喜你,法律就会认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已经建立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了,此时用人单位将不能再以合同到期为由辞退员工了。

02

劳动合同签多长时间?

第一份劳动合同的签订非常重要!第一份劳动合同决定了试用期长短和合同到期时间。

当劳动合同到期时,如果公司不想与员工续签,可以给予员工补偿后解除合同。

但是,公司不能无限次数地与劳动者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当存在以下两个条件时,公司必须与员工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

1. 公司已与其连续签订了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劳动者已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员工提出要求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就不得拒绝,否则,用人单位就需要向员工支付双倍工资!

但是,对于不同的员工签订的合同期限需要区别对待。

行政人员:

行政人员对于他们的招聘工作虽然严谨慎重,但在实际工作中才能真正发现该员工是否与企业匹配。

行政人员的合同期限不少于三年,这样就可以适用《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最长的六个月试用期。

用人单位就可以通过试用期内员工的表现决定是否继续留用员工。

产线员工:

产线员工存在较大的流动性,而工作年限较长的产线工人较为稳定。

对于工作年限较长的员工,可以签订期限较长的劳动合同,但是试用期不用太长,因为产线员工是否符合岗位要求比较容易确定。

对于工作年限较短的员工,合同期限可以较短些,但是试用期较为关键。

销售人员:

对于销售人员来说,除了少部分能转到到管理岗的人之外,更多的人员吃的都是青春饭。

再加上销售人员流动性较大,所以,对于这类人员,建议第一份合同期限以2-3年为宜。

高级管理人员:

高级管理人员,就是传说中几人之下几十几百几千人之上的高管。

对于高管来说,仅签订劳动合同是不够的,涉密人员必须签《保密协议》。

专项培训的必须签《服务期协议》,重点涉密人员最好再签《竞业限制协议》、《目标责任书》之类的文件。

03

劳动合同在哪签?

就在单位签,当面签最保险!员工将合同拿回家,让其他人代签,然后以非本人签字为由随时离岗的情况并不少见。

更有甚者,向企业要求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的事情已经出现过。

所以让员工在单位当面签是最保险的。

如果员工确有困难没法亲自签字的,可以由其授权(书面形式、录音形式、录像形式的都可),由其他人先代为签订,等员工方便后再亲自签字即可。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企业中负责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部门人员的劳动合同,最好由其他部门负责代表公司与其签订。

04

试用期

试用期也是重中之重!《劳动合同法》对其期限、待遇、违法成本均有明确规定。

次数限制: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试用期排除: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待遇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

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李孟阳律师

在线 问题仍未解决?1对1咨询为您解答

  • 在线律师
  • 已服务269235人
  • 5分钟内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