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找律师

北京律师,专业团队, 200+云律所实力在线

解决
难题
为您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专业化团队,全程跟进
一站式解决您的法律难题

直接找律师

我需要打官司

严选律师,权威专业,为当事人争取最大利益

委托
律师
为您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处理案件类型丰富,庭审经验分析
上万案件代理,胜诉率高

直接委托律师打官司

我需要详细咨询

专案咨询服务,资深律师方案定制

付费
咨询
为您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根据实际情况量身定制专属维权方案
精准把控案件难点,寻求最优方法

直接付费咨询律师

我需要基础咨询

快速应答,高效服务,24小时在线

免费
咨询
为您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专业认证律师,一对一在线咨询
法律问题优质解答,及时与客户反馈

等待免费咨询律师

保证合同能不能适用合同履行地

崔玉君律师2021.09.16714人阅读
导读:

保证是债务担保的方式之一,《民法典》把保证合同作为典型合同,证人和债权人要签订保证合同,本文梳理了《民法典》中关于保证合同能不能适用合同履行地主要内容,进行逐一精细地讲解,希望对大家有所裨益。

  保证合同适用合同履行地吗

 

  保证合同产生纠纷的,向人民法院起诉时,适用合同履行地规定,由保证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十三条合同纠纷管辖

 

  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第十八条合同约定履行地点的,以约定的履行地点为合同履行地。

 

  合同对履行地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争议标的为给付货币的,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交付不动产的,不动产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其他标的,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即时结清的合同,交易行为地为合同履行地。

 

  合同没有实际履行,当事人双方住所地都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的,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保证人的责任可以免除吗

 

  保证责任的免除事由主要有:

 

  1、恶意串通的情形,可以免除责任。

 

  主合同当事人双方恶意串通,骗取保证人提供保证的,保证人不承担保证责任。

 

  2、欺诈、胁迫的情形,可以免除责任。

 

  主合同债权人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使保证人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提供保证的,保证人不承担保证责任。主合同债务人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使保证人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提供保证,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欺诈、胁迫事实的,保证人也不承担保证责任。

 

  3、保证期间约定禁止转让的情形,可以免除责任。

 

  保证期间,债权人依法将主债权转让给第三人,而保证人与债权人事先约定仅对特定的债权人承担保证责任或者禁止债权转让的,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4、保证期间转让债务未经其同意的情形,可以免除责任。

 

  保证期间,债权人许可债务人转让债务,但未经保证人的同意的,保证人对未经其同意转让部分的债务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5、未经其同意变更主合同的情形,可以免除责任。

 

  债权人与债务人协议变更主合同,但未经保证人同意,如果加重债务人债务的,保证人对加重的部分不承担保证责任。

 

  6、债权人未对债务人提起诉讼等情形,可以免除责任。

 

  债权人未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

 

  拟定保证合同过程中注意以下要点

 

  1、明确合同主体。列明合同各方身份信息,并与身份证明材料核对一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将主体身份材料作为合同附件。实务中,常有当事人因不明确当事人身份证号码等具体信息或合同主体在签订过程中故意提供虚假身份信息,导致其在后续的维权过程中大费周章的情况,这大大增加了债权人的维权难度。

 

  2、明确被保证的主债权的种类、金额及债务人履债务的期限。主债务的种类、金额是确定保证人保证范围的标准,而债务人履行债务期限是确定保证人保证期间及债权人行权期限的基础。在拟定保证合同时应尽可能将主合同作为保证合同的附件,并注明“以附件为准”等字样。

 

  3、明确保证范围。《民法典》规定,在当事人没有约定的情况下,保证范围包括主债务及其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和实现债权的费用。故若合同各方对保证范围有特殊约定的,应当在合同中予以明确。

 

  4、明确保证方式。保证方式是决定债权人的债权能否实现及实现程度的关键因素。《民法典》规定,保证方式包括一般保证和连带保证,当事人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为一般保证。这一规定与原《担保法》的规定相反,在签订保证合同时应特别注意。

 

  5、明确保证期间。保证期间是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债权人未在保证期间正确主张相关权利的,保证人将不再承担保证责任。《民法典》规定,未约定保证期间或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故合同各方应综合考虑自身利益,明确约定保证期间,以充分保障自身权益。

 

  此外,为分期履行的债务提供担保的,应明确约定担保期间的计算方式、起算时间,避免后期因保证期间的计算问题增加债权人的维权难度。

 

  6、明确主合同变更时的通知义务。主合同主体、债权金额、债务履行期限等内容是否可以变更、变更时是否应当通知保证人及是否需要经过保证人同意直接关系到债权人债权的实现及保证人保证责任的承担。因此,应当在合同中对相关内容予以明确。

 

  7、明确违约责任及费用承担。明确约定保证人不履行保证义务时应当承担的违约责任及债权人维权费用由保证人承担可以更好地维护债权人权益。

 

  8、明确纠纷管辖法院。在协议中约定选择对债权人有利的管辖法院,可以充分降低债权人维权成本和维权周期。

 

  9、明确协议各方联系方式及送达地址。防止纠纷产生后,因无法送达或无法联系相对人等导致维权困难、维权周期延长。此外,协议中还可以明确约定电子邮件、传真等送达方式。

 

  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一般保证的情况下,保证期间届满,债权人未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对于保证合同能不能适用合同履行地的问题,保证合同纠纷向人民法院起诉的,适用合同履行地管辖的规定。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加载中...

还有问题?立即问律师

23,234在线律师•60分钟无限沟通•99%问题解决率

提出问题 接入律师 获取解答
立即咨询
北京地区用户 5 分钟 40 秒前提交了问题
广东地区用户 1 分钟 05 秒前提交了问题
天津地区用户 9 分钟 12 秒前提交了问题
上海地区用户 7 分钟 28 秒前提交了问题
北京地区用户 3 分钟 55 秒前提交了问题

李维 债权债务主任律师

擅长:债权债务、合同纠纷

立即咨询
崔玉君律师

在线 问题仍未解决?真人1对1咨询为您解答

  • 213位律师在线
  • 已服务23.5万人
  • 5分钟内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