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找律师

北京律师,专业团队, 200+云律所实力在线

解决
难题
为您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专业化团队,全程跟进
一站式解决您的法律难题

直接找律师

我需要打官司

严选律师,权威专业,为当事人争取最大利益

委托
律师
为您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处理案件类型丰富,庭审经验分析
上万案件代理,胜诉率高

直接委托律师打官司

我需要详细咨询

专案咨询服务,资深律师方案定制

付费
咨询
为您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根据实际情况量身定制专属维权方案
精准把控案件难点,寻求最优方法

直接付费咨询律师

我需要基础咨询

快速应答,高效服务,24小时在线

免费
咨询
为您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专业认证律师,一对一在线咨询
法律问题优质解答,及时与客户反馈

等待免费咨询律师

关于刑事诉讼证据种类和分类的关系

翁玉素律师2021.11.15699人阅读
导读:

关于刑事诉讼证据种类和分类的关系

一、刑事诉讼证据类别分化的理由

证据类别问题,为什么要分化为种类和分类这两层?

研究事物的类别,就意味着要明确其所含的每一单个对象,明确所有这些对象所能组成的子群体,以概括出这些子群体的特点;这样,不但可以明确事物整体的特点,也可以明确其内部子群体的特点,对事物达到分层次的全面认识。这种分层次认识的结果,便于人们在实践中根据其不同层次的特点,准确、有效地对事物加以利用。对事物的类别进行划分有两种角度,一是以其外延为对象、按一定标准进行划分,是为种类的界定;二是根据其内涵上的特点,根据对象是否具有某方面的内涵,将其一分为二地进行划分,是为分类。那么,对“证据”这一事物进行分析,建构证据类别体系,有两个角度:其一,对证据外延进行划分,即为其种类的界定;其二,对证据内涵进行分析研究,以证据是否具有某方面的内涵为准,对其进行分类。可见,这两个角度最本质的区别在于,一个针对的是外延,一个针对的是内涵。学界有一个误解,即有人认为,证据的种类即证据在法律上的分类,而证据分类乃证据在学理上的种类。这种看法实际上是将种类和分类混为一谈,其着眼点是活动的主体,即立法者或学者,其考察的并非两者的本质区别,而是它们局部的外在特征而已,缺乏科学性。很显然,立法者也会吸收学理研究的结果,将理论上的分类写入正式的法律条文,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条文中就出现了“主要证据”这一分类用语,可见证据的分类并非一概是纯粹的理论行为;而学界当然也可以对证据种类进行研究。所以,要对不同的活动、认识方式进行区分,就要抓住其本质区别,而不可被皮毛的表象所迷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翁玉素律师

在线 问题仍未解决?1对1咨询为您解答

  • 在线律师
  • 已服务282602人
  • 5分钟内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