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债权转让是否还需要起诉

导读:
法定之债与自然之债的划分主要依据在于是否具有法律上的强制力予以保护。那么,判决债权转让是否还需要起诉?债权转让后,在满足起诉要件的条件下,受让人是可以起诉的。跟着大律网律师一起来学习下吧。
判决债权转让是否还需要起诉
债权人可以将合同的权利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只要转让是合法的,则受让人有权起诉债务人要求还债;
1)《合同法》 第七十九条 【债权的转让】债权人可以将合同的权利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二)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三)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2)《合同法》 第八十一条 【从权利的转移】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受让人取得与债权有关的从权利,但该从权利专属于债权人自身的除外。
法院判决的债权转让后是否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债权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下列债权请求权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1)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请求权;
(2)兑付国债、金融债券以及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企业债券本息请求权;
(3)基于投资关系产生的缴付出资请求权;
(4)其他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规定的债权请求权。
判决生效后债权转让如何执行
1、债务人不履行生效判决的,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2、《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九条,申请执行的期限,双方或者一方当事人是公民的为一年,双方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为六个月。前款规定的期限,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
3、执行费用最终由被执行人承担。
4、先提交执行申请书,法院应当在七日内予以立案;不符合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裁定不予受理。
5、建议先不要把事情搞大,一步一步来,再跟经办人沟通下。如果法院已经受理执行,而拒不执行,可以向法院纪检部门反映,向当地政法委反映,向上级法院反映,向人大反映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