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找律师

北京律师,专业团队, 200+云律所实力在线

解决
难题
为您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专业化团队,全程跟进
一站式解决您的法律难题

直接找律师

我需要打官司

严选律师,权威专业,为当事人争取最大利益

委托
律师
为您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处理案件类型丰富,庭审经验分析
上万案件代理,胜诉率高

直接委托律师打官司

我需要详细咨询

专案咨询服务,资深律师方案定制

付费
咨询
为您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根据实际情况量身定制专属维权方案
精准把控案件难点,寻求最优方法

直接付费咨询律师

我需要基础咨询

快速应答,高效服务,24小时在线

免费
咨询
为您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专业认证律师,一对一在线咨询
法律问题优质解答,及时与客户反馈

等待免费咨询律师

离婚时,一方所收彩礼是否应当退还

陈明月律师2021.12.24712人阅读
导读:

婚后不久双方便共同到上海打工,打工期间双方因性格不合为生活琐 事发生纠纷,被告曾于2005年3月17日向本院起诉与原告离婚,经判决不准离婚。现原告起诉与被告离婚,双方均认为夫妻感情破裂,被告表示同意离婚。被告另称婚前财产有2000元现金,原告质证认可1000元,并已 用于双方到上海打工费用。另原、被告订婚时,被告收取原告见面礼6600元,并接受 部分礼品;婚前被告索要原告彩礼1.6万元,并收受部分礼品;另收受原告现金4360元用于购买衣服。那么离婚时,一方所收彩礼是否应当退还。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婚后不久双方便共同到上海打工,打工期间双方因性格不合为生活琐 事发生纠纷,被告曾于2005年3月17日向本院起诉与原告离婚,经判决不准离婚。现原告起诉与被告离婚,双方均认为夫妻感情破裂,被告表示同意离婚。被告另称婚前财产有2000元现金,原告质证认可1000元,并已 用于双方到上海打工费用。另原、被告订婚时,被告收取原告见面礼6600元,并接受 部分礼品;婚前被告索要原告彩礼1.6万元,并收受部分礼品;另收受原告现金4360元用于购买衣服。关于离婚时,一方所收彩礼是否应当退还的法律问题,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婚姻家庭律师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李某诉杨某离婚案

原告:李某。

被告:杨某。

原、被告于2002年2月经人介绍相识并确立恋爱关系,2003年春举行婚礼并共同生活,同年 5月16日 补办结婚登记手续,未生育子女。婚后不久双方便共同到上海打工,打工期间双方因性格不合为生活琐 事发生纠纷,被告曾于2005年3月17日向本院起诉与原告离婚,经判决不准离婚。现原告起诉与被告离婚,双方均认为夫妻感情破裂,被告表示同意离婚。原告婚前财产有:一张木板床;被告婚前财产有: 一套组合柜、一套老板椅(含两个茶几)、一只密码箱、一只皮箱、四床被、一个瓷盆、两个热水瓶、 一对枕巾、一套化妆品(婚后已消耗)。被告另称婚前财产有2000元现金,原告质证认可1000元,并已 用于双方到上海打工费用。双方无共同财产。另原、被告订婚时,被告收取原告见面礼6600元,并接受 部分礼品;婚前被告索要原告彩礼1.6万元,并收受部分礼品;另收受原告现金4360元用于购买衣服。 被告结婚索要彩礼过多,造成原告家庭生活困难,其弟李绍朋被迫辍学。被告称原告家新盖二层楼房, 但原告提供的证人证言证实该二层楼房系李金兰夫妇在李传勇家场上所建,而非原告父亲李传友所建。 被告称原告经常对其打骂,未提供证据。

原告诉称:原告与被告于2002年2月经人介绍相识并确立恋爱关系,2003年4月3日举行婚礼,同年5 月16日补办结婚登记手续,婚后共同到上海打工。后因原告妹妹不同意嫁给被告弟弟,被告不能理解, 并在怀孕7个月时堕胎,给原告带来极大伤害。不久被告提出离婚,原告未同意,被告便离家出走,并 于2005年3月17日向淮南市潘集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离婚。由于为了结婚被告向原告家索要彩礼太多,致使原告家庭生活困难,无法正常生活。现原告与被告的夫妻感情破裂,已无和好可能,故诉至法院请求判令原告与被告离婚;被告返还索要的现金2.696万元及各类物品折款6900元,合计3.386万元 ;依法分割婚后财产;本案诉讼费由被告承担。

被告辩称:(1)原告诉称与事实不符。被告与原告于2002年春经人介绍相识并确立恋爱关系, 2003年春举行婚礼共同生活,同年5月补办结婚登记,不久双方便共同到上海打工。婚后由于原告性格 粗暴,动辄对被告进行辱骂和殴打,且赌博成性,并在被告怀孕7个月时殴打被告,致被告流产,从而 导致双方夫妻感情破裂,为此被告曾于2005年3月起诉要求与原告离婚,法院判决不准予离婚,现原告 提出离婚,被告同意,但原告应对双方婚姻破裂负完全责任。(2)被告不存在返还彩礼问题。虽然婚 前原告给付部分彩礼,但并非原告诉称的那样多,而且这些钱在结婚时有较大部分用于购买衣物和结婚 用品,其余也在婚后共同生活中用于生活消费,原告再要求被告返还与情理不符。原告所谓的造成其家庭生活困难与事实不符,该诉讼请求无事实和法律依据,请求人民法院依法予以驳回。

【审判】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人民法院一审认为:原、被告婚后因性格不合常为生活琐事发生纠纷,被告在 起诉与原告离婚,经本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原告又起诉与被告离婚,可见双方夫妻感情确已破裂,被告 亦同意离婚,故对原告离婚之诉请予以支持。原、被告婚前各自财产归各自所有,对被告所称婚前财产 一套化妆品及原告认可的1000元现金,鉴于该两项财产在婚后均已消耗,可不再予以分割。对原告婚前 给付被告的彩礼共计2.696万元,有媒人及在场人出庭予以证实,由于原告婚前给付导致其家庭生活困 难,有其所在村委会证明及凤台县丁集中学证明予以证实,故对原告要求被告返还彩礼的诉请,本院予 以支持,但被告可酌情予以返还。对原告婚前给付被告的其他礼品,系原告自愿赠与,对原告结婚时所 花酒席款,按当地习俗属正常花费,原告要求被告返还,理由不当,本院不予支持。被告虽提供李井富 证人证言及金本永出庭作证,以证实原告家盖楼房,家庭生活不困难,因李井富未出庭接受质询,金本 永与被告系亲戚关系,该两份证言不能作为定案根据,同时原告提供反证证实楼房系其亲戚李金兰所建 ,故对被告提出的原告家庭生活不困难的抗辩,本院不予采纳。被告称原告对其打骂,因未举证,本院 不予采信。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八条第(一)项、第三十二条第二款、《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第一款第(三)项、第二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五十五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准予原告李某与被告杨某离婚。

二、原告李某婚前财产一张木板床归其本人所有;被告杨某婚前财产一套组合柜、一套老板椅 (含两个茶几)、一支密码箱、一只皮箱、四床被、一个瓷盆、两个热水瓶、一对枕巾归其本人所有。

三、被告杨某返还原告李某彩礼款2.1万元,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付清。

四、驳回原告李某其他诉讼请求。

一审宣判后,杨某不服,向安徽省淮南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称:(1)一审判决认定事实错 误,婚后被上诉人经常对上诉人进行辱骂和殴打,并致上诉人流产,对婚姻的破裂有过错。(2)上诉 人未收取4360元衣服款,在6600元礼金中含有买衣服的钱款,部分礼金已用于生活消费。(3)被上诉 人家承包了近十亩地,又自建了一幢二层小楼,生活并不困难,故不存在返还彩礼的问题。

被上诉人李某答辩称:(1)上诉人称被上诉人对其辱骂和殴打没有证据。(2)4360元买衣服款 已交给杨某的母亲了。(3)二层小楼并非被上诉人家所盖,上诉人索要彩礼造成被上诉人家庭生活 极度困难,一审判决正确,二审应予以维持。

淮南市中级人民法院查明的事实:上诉人与被上诉人于2002年2月经人介绍相识并确立恋爱关系, 2003年春举行婚礼并共同生活,同年5月16日补办结婚登记手续,未生育子女。婚后不久双方便共同到 上海打工,打工期间双方因性格不合为生活琐事发生纠纷,上诉人曾于2005年3月17日向淮南市潘集区 人民法院起诉与被上诉人离婚,经判决不准离婚,现被上诉人起诉与上诉人离婚,双方均认为夫妻感情 破裂,上诉人表示同意离婚。被上诉人婚前财产有:一张木板床;上诉人婚前财产有:一套组合柜、一 套老板椅(含两个茶几)、一只密码箱、一只皮箱、四床被、一个瓷盆、两个热水瓶、一对枕巾、一套 化妆品(婚后已消耗)。上诉人另称婚前财产有2000元现金,被上诉人质证认可1000元,并已用于双方 到上海打工费用。双方无共同财产。

另查明,在婚前被上诉人通过杨井安给付上诉人见面礼6600元,以及部分烟、酒等礼品。另在结婚 前,被上诉人又给付上诉人彩礼1.6万元。对于4360元买衣服钱虽有王开英证词,但上诉人杨某不予 认可。由于被上诉人婚前支付上诉人彩礼2.26万元数额较大,导致被上诉人家庭生活困难,其弟李绍 朋因家庭经济困难被迫辍学。

淮南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上诉人与被上诉人均表示感情破裂,同意离婚,应准许双方离婚。杨秀 娟上诉称被上诉人经常对其进行打骂,对于婚姻破裂负有过错,但其未提供相应证据证明,该上诉理由 依据不足,本院不予采纳。其上诉称没有收取被上诉人4360元买衣服款,经查,该笔款项仅有王开英证 实,且王开英证词在钱款的给付上存在矛盾,故一审认定4360元购衣服款的给付证据不足。上诉人提出 被上诉人家新盖二层小楼,但缺乏相应证据证明该楼确为被上诉人家所建。由于被上诉人婚前支付上诉 人彩礼2.26万元数额较大,导致被上诉人家庭生活困难,应当酌情予以返还,原审判决上诉人返还的 数额过高,本院予以变更,原判认定部分事实依据不足,上诉人部分上诉理由成立,本院依法予以改判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三)项和《最高人民法 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第一款第(三)项,判决如下:

一、维持淮南市潘集区人民法院(2005)潘民一初字第457号民事判决第一、二、四项。

二、撤销淮南市潘集区人民法院(2005)潘民一初字第457号民事判决第三项。

三、杨某返还李某彩礼款1万元,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付清。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陈明月律师

在线 问题仍未解决?1对1咨询为您解答

  • 在线律师
  • 已服务282600人
  • 5分钟内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