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合同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导读:
如果买卖合同有效的话,当事人就需要按照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来履行合同,如果违反约定话,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买卖合同的买受人的目的就是取得标的物的所有权,所以交付标的物的并转移标的物所有权是出卖人最基本的义务。《合同法》第155条规定:“出卖人交付标的物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买受可以依照本法第111条的规定要求承担违约责任”。那么买卖合同的法律后果是什么。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如果买卖合同有效的话,当事人就需要按照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来履行合同,如果违反约定话,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买卖合同的买受人的目的就是取得标的物的所有权,所以交付标的物的并转移标的物所有权是出卖人最基本的义务。《合同法》第155条规定:“出卖人交付标的物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买受可以依照本法第111条的规定要求承担违约责任”。关于买卖合同的法律后果是什么的法律问题,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合同纠纷律师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1、对于因合同被依法宣告无效,给各方当事人 造成的损失,是依据对于促成合同无效的过错比例划分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会依据双方当事人举证、质证所认定的过错比例做出公平裁决。
2、合同被宣布无效或者撤消后,当事人应当返还因此而获得的财产,有过错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而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如果买卖合同有效的话,当事人就需要按照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来履行合同,如果违反约定话,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买卖合同的买受人的目的就是取得标的物的所有权,所以交付标的物的并转移标的物所有权是出卖人最基本的义务。这在各国或者地区的民法中都是一致的,如德国、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典”对出卖人义务的规定首先就是“物的出卖人负有向买受人交付其物,并使其取得该物所有权的义务。”《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30条也规定:“卖方必须按照合同和本公约的规定,交付货物,移交一切与货物有关的单据并转移货物所有权。”
中国《合同法》在违约责任归责原则上采无过错归责,因此不再以债务人的过错作为违约责任成立的要件。因此只要出卖人给付的标的物存在物的瑕疵,作为出卖人就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合同法》第155条规定:“出卖人交付标的物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买受可以依照本法第111条的规定要求承担违约责任”。根据这条规定,无论出卖人交付的标的物存在瑕疵是否知道,都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因此物的瑕疵担保责任已经为违约责任所吞并。所以再讨论物的瑕疵担保责任没有任何法律上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