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找律师

北京律师,专业团队, 200+云律所实力在线

解决
难题
为您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专业化团队,全程跟进
一站式解决您的法律难题

直接找律师

我需要打官司

严选律师,权威专业,为当事人争取最大利益

委托
律师
为您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处理案件类型丰富,庭审经验分析
上万案件代理,胜诉率高

直接委托律师打官司

我需要详细咨询

专案咨询服务,资深律师方案定制

付费
咨询
为您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根据实际情况量身定制专属维权方案
精准把控案件难点,寻求最优方法

直接付费咨询律师

我需要基础咨询

快速应答,高效服务,24小时在线

免费
咨询
为您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专业认证律师,一对一在线咨询
法律问题优质解答,及时与客户反馈

等待免费咨询律师

当婚姻遇到房产 如何让房产给婚姻加多重砝码

刘晓红律师2021.12.29864人阅读
导读:

房产给婚姻加多重的砝码 10 月,冷暖皆宜,秋高气爽,仿佛是一个为结婚而定的月份。两人合力经营一个空间便是对婚姻最大的承诺—男人诚心诚意地提供栖息之地,女人则燕子垒窝般衔来种种细碎,把家装得饱满和生动—从具象和抽象来看,都是两人心甘情愿地付出爱与心血。调查发现小户型、微型房由于总价低、月供负担较小、一般情况位置较好,成为准新人购买比例较高的一种房型。而且小户型投入资金少,易掉头,新人可以选择过几年经济条件较好,或实际需要发生变化时—也许二人世界变为三口之家,也许因为工作地点变动—换房出售或出租。那么当婚姻遇到房产。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房产给婚姻加多重的砝码 10 月,冷暖皆宜,秋高气爽,仿佛是一个为结婚而定的月份。两人合力经营一个空间便是对婚姻最大的承诺—男人诚心诚意地提供栖息之地,女人则燕子垒窝般衔来种种细碎,把家装得饱满和生动—从具象和抽象来看,都是两人心甘情愿地付出爱与心血。调查发现小户型、微型房由于总价低、月供负担较小、一般情况位置较好,成为准新人购买比例较高的一种房型。而且小户型投入资金少,易掉头,新人可以选择过几年经济条件较好,或实际需要发生变化时—也许二人世界变为三口之家,也许因为工作地点变动—换房出售或出租。关于当婚姻遇到房产的法律问题,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房产纠纷律师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房产给婚姻加多重的砝码

10 月,冷暖皆宜,秋高气爽,仿佛是一个为结婚而定的月份。相信很多人都收到了一沓请柬。奋力游到对岸,这些新人们可是闯过了重重考验。今天我们关注的就是其中的大考之一:“你的婚房怎么署名?”当婚姻遇到房产,房产给婚姻加多重的砝码?

房产庇护婚姻

有人说婚姻像一场交易,以物易物,只有双方都觉得值得的时候,交易才会最终完成。所谓“值得”正是彼此的砝码匹配或相似。而在这场交易中,女人的美貌,男人的房产都是加分项。有没有房子、房子的位置、大小,是否全款等都直接决定了男人在婚姻市场中的地位。或许这说法颇为世俗,但看房市现状,恐怕没人能完全否认这一现实。

开始婚姻意味着开始脚踏实地走入柴米油盐的生活琐碎。恋爱可以虚无,而结婚却需要实实在在的物质去支撑和容纳。有人曾说过,对女人而言,一间房子,是远比任何甜言蜜语都更为诚恳的爱情表白,也是比任何表面风光都更为有力的能力担保。两人合力经营一个空间便是对婚姻最大的承诺—男人诚心诚意地提供栖息之地,女人则燕子垒窝般衔来种种细碎,把家装得饱满和生动—从具象和抽象来看,都是两人心甘情愿地付出爱与心血。

这是最传统的模式。当然随着现实的变化,空间的提供开始有了更多元的形式。这是后话。

有了共同的空间,从此,有两个人下班总往一个地方奔去;从此,不管多晚这个城市都有一盏灯为你亮。这个地方,开心了,它记录你的欢声笑语;难过了,它抚平你的忧伤;累了,它是一个避风的港湾;关上门就是自己的天地,打开门,家的味道也可以延伸到很远。这些大概就是为什么这么多人要在结婚的时候合举家之力、咬紧牙关买下一处房产的原因。而更现实的是,在中国,买房子也是为了下一代。在一个城市没有房产,小孩出生连户口都上不了,更别提之后的上学。好地段的房产还意味着能提供好的受教育机会。自己可以苦,孩子万不能受委屈。

于是无论如何,没房不行。

新人买房

理财师说

准新人买房一般都有明确预算,但是知晓自己每月的现金流状况和每月还贷承受能力的人却不多。中国银行的理财师唐晓娟介绍说,年轻人第一次买房,在贷款的前几年,尤其是前5年间一定要争取多还款,使总贷款中的本金基数下降,这样在剩余的贷款中利息负担会减小。从理财的角度来说,每月房贷支出不宜超过总收入的50%,而事实上这也是银行规定的房贷上限。考虑到还有其他消费支出,其实更合理的比例是:个人以及家庭的整体消费中,包括房贷在内的负债支出与收入比控制在55%以下。即如果贷款个人(或家庭)月收入为20000 元,假设贷款人已经有了其他债务每月要还款5000 元,则房贷每月还款额最多不能超过6000 元,这样才有持续的还款能力。常规的情况有一个更简洁的计算公式:每月还贷能力=家庭月收入×30 %。理财专家还提示,应该尽量选择10-15 年为还款年限,因为这种还款期限下的贷款利息率比较适中。

对于部分新婚购房人群来说,小户型仍是最佳选择,本刊曾做过小户型房产投资调查。调查发现小户型、微型房由于总价低、月供负担较小、一般情况位置较好,成为准新人购买比例较高的一种房型。而且小户型投入资金少,易掉头,新人可以选择过几年经济条件较好,或实际需要发生变化时—也许二人世界变为三口之家,也许因为工作地点变动—换房出售或出租。因为这其间间隔的年限可能不会太长,所以新人在第一次买房时应重点兼顾投资潜力。好地段、交通便利是承载小户型价值的一大支撑;cbd 、金融街、产业园、名校一带因为聚集的高级白领、外籍人士较多,所以小户型也较有需求市场。

买房署名

律师说

两人终于要在法律的庇护下、在同一个空间开始更长久的生活。然而,相信房子的署名让很多准新人颇为头痛,这关乎感情, [page]

记者就此主题采访了北京济源律所的范昕律师。范律师为大家详解了署名与产权的关系。范律师介绍说:《物权法》规定,物权的成立采用登记制度,即登记在谁名下就是谁的财产。因此,署名是一个相对很重要的事情。现在共同财产的认定是以财产获得的时间—婚前或婚后获得—来确定,婚前获得的财产,始终归个人所有。之前法律规定共同生活超过8年即被认定为共同财产,现已不适用。

更涉及利益。谁出首付、如何还贷、署谁的名字,还有“你愿意为没署自己名的男方婚前房产装修吗”,凡此种种,处理不当,都会让好事将近的男女们分道扬镳。

广州的张先生和女友恋爱近七年,感情很好。就差买个房子、把婚结了,这段姻缘便修成正果。买房,男方家里说给100 万,并暗示只写男方一个人的名字作为婚前财产。张先生和女友两人的眼界颇高,看上眼的都是120 万~150 万的房子。这样原先的购房款就出现了一个缺口。女方建议说20 万~50 万缺口部分用公积金贷款,男方表示同意,但是就房产证的署名两人的意见却有了分歧。女方认为两人都出钱,“当然写两个人”;而男方则认为他家出100 万,是购房款的“绝大部分”,得写他一个人,甚至写他父母的名字也是“理所当然”。两人彼此不愿妥协。这样结婚的事就僵在那了。

这样的事情生活中很多,换做你会如何做?

1如果婚前的房产,一方全款支付,那么婚后也属于个人的婚前财产。

2如果房产是婚前一方付首付,婚后贷款支付余款,则房屋产权归该一方所有(即使在婚后用共同财产支付了剩余的购房款,也不影响房屋产权的归属)。只是在这种情况下,另一方有权就婚内所还贷款的一半主张权利。至于婚内房产增值部分的划分并无明文规定,判例中既有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而平分的,也有认定为房屋产权一方个人财产的,从既往判例来看,以第二情况为主流。

● 李涛婚前首付款50万买了一套100万的房产,并办下产权证。结婚时房产升值至150万。婚后夫妻共同还贷50万。贷款还清时,这套房产价值200万,若财产分割,则李涛有房子产权,但需要补偿给女方25万(或者50万=25万还贷+25万升值收益)。

详解:李涛有产权100万包括50 万(贷款)和50 万(首付),结婚时房产增值到150万,贷款还清时房产价值200万,但女方只能得到使用共同财产还贷的部分(50万/2=25万元)[page]

3如果是婚后购买房产,则首先,无论房产证上署谁的名字都属于双方共同财产,双方平分、共同享有升值部分;房屋价值,应按市场现价计算,不是按购买合同金额计算。其次,权益和债务部分。因为涉及贷款,所以,要首先把未还贷部分除去。比如,一套房子购买价是100 万,首付30 万,贷款70 万,现值120 万,未还贷款是60 万,夫妻可以分割的价值就是60 万(120 万减去60 万),则每人可得30 万。取得房子的一方应当付给未得房一方30 万,得房方继续承担未还贷部分的本金和利息。

就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一方父母赠与房产的情况,范律师表示,赠与行为要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必须按照房产赠与的有关特殊要求和程序办理正式的手续。婚前以赠与的方式过户给一方,属于一方的婚前个人财产;婚后以馈赠的方式过户给一方,默认为夫妻共同财产,但若赠与时签署一个协议,指明此房只赠给其中一人,那么婚后的赠与也属于个人财产,不是夫妻共同财产。范律师特别提到,赠与是财产转移的一种手段,过户是财产转移的实现方法。即不管是赠与还是别的转移方式,只要产权发生变化,就有过户这一程序,就会产生相关费用。

tips 房产赠与是指房屋所有人将房屋所有权无偿赠给他人的行为。

房产赠与产生的税费主要包括

●土地出让金(房改房)

● 转移登记费,每宗80元

● 转让手续费

● 契税,房管局评估价的3% [page]

● 印花税,房管局评估价的0.5%

● 其他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刘晓红律师

在线 问题仍未解决?1对1咨询为您解答

  • 在线律师
  • 已服务282599人
  • 5分钟内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