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风险的防范措施有哪些?

导读:
合理的信用政策应当将信用标准、信用条件、收账政策三者结合起来,并综合考虑三者的变化对销售额、应收账款各种成本的影响。同时,应落实应收账款催收责任制。各经办人员应对经办的业务负责,并与其经济利益挂钩。那么应收账款风险的防范措施有哪些?。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合理的信用政策应当将信用标准、信用条件、收账政策三者结合起来,并综合考虑三者的变化对销售额、应收账款各种成本的影响。同时,应落实应收账款催收责任制。各经办人员应对经办的业务负责,并与其经济利益挂钩。关于应收账款风险的防范措施有哪些?的法律问题,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债权债务律师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1、加强应收账款的基础性工作
一是建立客户信用档案企业应收信自己的客户信用信息,并对其信用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对老客户,要建立健全信用档案,制定一套完整的历史信用记录。对新客户的信用管理应包括:进行信用调查、信用评估和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
二是企业应根据不同的信用情况,采取不同的收账政策。合理的信用政策应当将信用标准、信用条件、收账政策三者结合起来,并综合考虑三者的变化对销售额、应收账款各种成本的影响。
2、严格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一套完整的赊销制度
赊销不应单凭销售人员的经验判断,而必须经有关具有审批资格的人员审批方可实行。企业可根据自身特点和管理方式,建立赊销审批制度。赋予不同级别的人员不同金额的审批权限,各经办人员只能在各自的额度审批权限审批,超过限额的,必须请示上一级领导同意。
同时,应落实应收账款催收责任制。各经办人员应对经办的业务负责,并与其经济利益挂钩。其对每一经办的业务都要进行事后监督,直至收回资金为止。
3、针对长期不对账等管理措施不力现象,企业要规范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制度、健全客户信用管理体系
良好的应收账款控制措施,必须从事前、事中、事后三方面做好防范工作。
首先,赊销前,要明确赊销合同的内容。
其次,经有关部门和人员审批赊销后,应对发出商品、办理赊销手续的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进行发货查询、货款跟踪,并形成定期的对账制度,不能使管理脱节,以免造成账目混乱互相推诿、责任不清。同时要详细记录每笔货款的回收情况,经常进行账龄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