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找律师

北京律师,专业团队, 200+云律所实力在线

解决
难题
为您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专业化团队,全程跟进
一站式解决您的法律难题

直接找律师

我需要打官司

严选律师,权威专业,为当事人争取最大利益

委托
律师
为您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处理案件类型丰富,庭审经验分析
上万案件代理,胜诉率高

直接委托律师打官司

我需要详细咨询

专案咨询服务,资深律师方案定制

付费
咨询
为您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根据实际情况量身定制专属维权方案
精准把控案件难点,寻求最优方法

直接付费咨询律师

我需要基础咨询

快速应答,高效服务,24小时在线

免费
咨询
为您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专业认证律师,一对一在线咨询
法律问题优质解答,及时与客户反馈

等待免费咨询律师

跨境债权债务可以对冲吗

赵金保律师2021.11.121365人阅读
导读:

不少企业跟境外企业有业务往来,产生债权债务关系,跨境直接投资项下的境内外股权转让款的汇入或汇出,均应履行相应的外汇批准、登记程序。那么,跨境债权债务可以对冲吗?大律网专业律师表示,我国目前外汇管制还没有全面放开,法律上对于跨境债权债务抵销是不允许的。

跨境债权债务可以对冲吗

法律上对于跨境债权债务抵销是不允许的。 我国目前外汇管制还没有全面放开,法律上对于跨境债权债务抵销是不允许的。因为这样操作会造成外汇流失,影响外汇平衡。但是跨境债权债务在满足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进行转让的,这对于解决外贸企业债务纠纷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中国作为外汇管制国家,外汇管理时分为资本项目和经常项目予以管理。简单地说,资本项目就是关于资本的输入与输出的移动,经常项目则是指与贸易及服务交易有关的东西。另外,在外汇管理法律实务中,经常项目下的管理又分为贸易和服务贸易(又称为“非贸易”),分属外汇管理局经常项目处的贸易科和服务贸易科管理。

1、贸易项下中的抵销

虽然对于贸易项下禁止抵销的明确法律依据并不存在,但是,在中国,政府为了管理并把握贸易交易的外汇流入或流出,实行“外汇核销”管理制度,因此,在实务管理上,贸易项下的国际抵销是不被允许且无法实现的。(该原则又被俗称为“收支两条线”,即“收”与“支”之间是不同部门进行管理,不可以经行相互抵扣)

2、服务贸易项下的抵销

在服务贸易项下,像贸易项下的核销这样的制度并不存在。但是,国务院在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外汇收支管理的通知》中明确规定“外汇指定银行要加强对服务贸易售付汇凭证的真实性审核,严禁不合理的外汇支付。企业要严格遵照规定,及时足额收汇,不得将外汇滞留境外和私自扣。”因此,在法律上对于服务贸易项下的抵消是被明令禁止的,但是,有的银行往往有这样一种认识“因为外汇管理局并没有相关通知,因此对此并没有禁止”。在实务中,因为外汇管理局很难掌握服务贸易项下的外汇交易信息、服务贸易合同容易造假等原因,在非贸易项下的国际抵销的案例是大量存在的。

跨境债权债务转让的效力是怎样的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跨境转让债权债务的,需要符合法律的规定,我国是外汇管制国家,银行跨境债权转让行为的法律效力将一定程度上受制于现行外汇管理法规规章。

1、债权人可以将合同的权利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有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等三种情形之一的除外。

2、境内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之间因代付而产生的债权债务关系,双方并没有约定该债权不得转让,境内外资银行对中资银行的债权也不在现行法律禁止转让的范畴,合同性质方面,形式上似乎也不属于学术界通常所理解的带有人身权属性的不可转让性。

3、毫无疑问,债权人可以向境内任何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第三者转让其债权。但中国是外汇管制国家。银行跨境债权转让行为的法律效力将一定程度上受制于现行外汇管理法规规章。

4、当前境内金融机构的短期外债均受到一定的额度控制。境内金融机构每个工作日的短期外债余额不得超过外汇局核定的指标额。假定境内外资银行跨境转让债权行为合法有效,则其直接的后果是额外增加了中资银行的短期外债负担。中资银行必须到外汇局办理外债登记手续。

5、商业银行外汇业务的代付,其金融属性是融资,法律属性是第三人代为履行。中国是外汇管制国家,外债方面仍执行较为严格的管制政策。

6、中资银行应客户申请,向境外受益人开出90天以上已承兑远期信用证,在未付汇之前,该信用证项下金额构成其自身外债,占用其短期外债指标。中资银行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以支付利息为代价申请境内外资银行在信用证到期时代为向境外受益人支付信用证项下应付款。

7、境内资银行应申请后的代付行为,其法律后果对中资银行而言是消灭了其外债,对自身而言是间接占用外债指标。

债权转让需要如何通知

1、口头通知口头通知是所有通知方式中风险最高的一个,但其仍然是合法有效的债权转让通知方式。

2、书面送达书面通知是较为常用的通知方式之一,一般适用于企业之间的债权转让通知。

3、短信通知短信通知在一般人看来似乎不太“正规”,理由在于篇幅一般过于简短、形式较随意,且短信作为电子证据,其保留和固定比一般书面通知更复杂。

4、邮件通知邮件送达也是较为常用的通知方式之一,且用于公司之间交流较多,和短信相比,邮件具有容易保存的特点,且经过公证的邮件法律效力更高。

5、公告送达公告通知在债权转让通知中适用得较少,一般适用于法律文书送达、证件遗失、票据事宜等。除非双方主体或转让的债权具有特殊性,使用公告的方式送达债权转让通知主张债权的,法院一般不认为其履行了通知义务。

6、诉讼通知最为特别的通知方式,大概是因为其通知时间和通知主体较为特殊:诉讼通知是在起诉时才通知对方债权转让事宜,且是通过法院通知对方履行债务。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赵金保律师

在线 问题仍未解决?1对1咨询为您解答

  • 在线律师
  • 已服务282602人
  • 5分钟内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