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找律师

北京律师,专业团队, 200+云律所实力在线

解决
难题
为您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专业化团队,全程跟进
一站式解决您的法律难题

直接找律师

我需要打官司

严选律师,权威专业,为当事人争取最大利益

委托
律师
为您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处理案件类型丰富,庭审经验分析
上万案件代理,胜诉率高

直接委托律师打官司

我需要详细咨询

专案咨询服务,资深律师方案定制

付费
咨询
为您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根据实际情况量身定制专属维权方案
精准把控案件难点,寻求最优方法

直接付费咨询律师

我需要基础咨询

快速应答,高效服务,24小时在线

免费
咨询
为您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专业认证律师,一对一在线咨询
法律问题优质解答,及时与客户反馈

等待免费咨询律师

认定劳动争议情形汇总表

陈明月律师2022.01.08481人阅读
导读:

35种属于劳动争议的情形序号具体情形法律依据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6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10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11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13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为其办理社会保险手续,且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能补办导致其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为由,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而发生争议的。16劳动者依法主张单位拖欠工资而申请支付令被人民法院裁定终结督促程序后产生的劳动争议事项。那么认定劳动争议情形汇总表。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35种属于劳动争议的情形序号具体情形法律依据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6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10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11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13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为其办理社会保险手续,且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能补办导致其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为由,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而发生争议的。16劳动者依法主张单位拖欠工资而申请支付令被人民法院裁定终结督促程序后产生的劳动争议事项。关于认定劳动争议情形汇总表的法律问题,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合同纠纷律师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职场上,劳动纠纷五花八门,但是要注意,并不是所有与劳动有关的纠纷,都是劳动争议,都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所以劳动者在劳动维权之前,首先应该对应看看自己的情况是否属于劳动争议,是申请劳动仲裁还是到相关部门申请解决,还是直接提起民事诉讼。

35种属于劳动争议的情形

序号

具体情形

法律依据

1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2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已形成劳动关系后发生的纠纷。

3

劳动者退休后,与尚未参加社会保险统筹的原用人单位因追索养老金、医疗费、工伤保险待遇和其他社会保险费而发生的纠纷。

4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后,请求用人单位返还其收取的劳动合同定金、保证金、抵押金、抵押物产生的争议,或者办理劳动者的人事档案、社会保险关系等移转手续产生的争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5

劳动者因为工伤、职业病,请求用人单位依法承担给予工伤保险待遇的争议。

6

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

7

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8

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9

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10

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11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13

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为其办理社会保险手续,且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能补办导致其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为由,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而发生争议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

13

因企业自主进行改制引发的争议。

14

劳动者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加付赔偿金的。

15

企业停薪留职人员、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内退人员、下岗待岗人员以及企业经营性停产放长假人员,因与新的用人单位发生用工争议。

16

劳动者依法主张单位拖欠工资而申请支付令被人民法院裁定终结督促程序后产生的劳动争议事项。

17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发生的争议。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广东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关于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

18

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导致其损失为由,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伤、失业、生育、医疗待遇和赔偿金的。

19

劳动者以用人单位降低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工资标准导致其损失为由,要求用人单位承担工伤待遇损失的。

20

劳动者与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用人单位因用工关系产生争议。

21

在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作为实际施工人的自然人与其非法招用的劳动者产生纠纷,劳动者申请仲裁或起诉的(应将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发包方列为被诉人或被告,并可视案情需要将施工的自然人、转包人、违法分包人列为被诉人或被告、第三人。

22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建立了社会保险关系,劳动者垫付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后,请求用人单位返还的。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广东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关于审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座谈会纪要》

23

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或者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但劳动者符合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的条件,劳动者请求用人单位参照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标准报销医疗费用的。

24

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依法获得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后,又请求用人单位支付其他工伤保险待遇的。

25

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参加失业保险或者擅自停止缴纳失业保险费,劳动者依法向用人单位主张一次性赔偿的。

26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应休未休年休假额外支付的工资产生的争议。

27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发放高温津贴产生的争议。

28

劳动者与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用人单位因用工关系产生的争议。

29

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为其办理基本养老保险手续,且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能补办导致其无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为由,请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的,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1)用人单位未为劳动者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明确答复不能补办;(3)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30

因订立或履行企业年金方案发生的争议,根据《企业年金试行办法》的规定,按国家有关集体合同争议处理规定执行。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裁判指引》

31

当事人为减少劳动争议的处理环节,将具有给付内容的劳动争议案件改变案由向人民法院直接起诉,如劳动报酬纠纷改为债务纠纷,工伤事故纠纷改为损害赔偿纠纷,人民法院应依据《劳动法》第七十九条的规定不予受理,告知当事人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2

劳动者违反保守商业秘密或竞业限制协议,用人单位要求追究劳动者违约责任的。

33

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给其造成损害为由,要求用人单位承担赔偿责任的。

34

劳动者在向行政部门寻求救济后,再申请劳动仲裁的,其未在行政部门提出的请求,应作为劳动争议受理;其在行政部门已提出过的请求不予受理。

35

劳动者因用人单位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产生的争议,用人单位不能证明代扣代缴的税款已缴交给税务机关的,应作为劳动争议处理。

[page]

27种不属劳动争议的情形

序号

具体情形

法律依据

1

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原用人单位以新的用人单位或以新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共同侵权为由起诉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2

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工资欠条为证据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视为拖欠劳动报酬争议,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3

劳动者请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放社会保险金的纠纷。

4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住房制度改革产生的公有住房转让纠纷。

5

劳动者对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伤残等级鉴定结论或者对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职业病诊断鉴定结论的异议纠纷。

6

家庭或者个人与家政服务人员之间的纠纷。

7

个体工匠与帮工、学徒之间的纠纷。

8

农村承包经营户与受雇人之间的纠纷。

9

当事人在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持下仅就劳动报酬争议达成调解协议,用人单位不履行调解协议确定的给付义务,劳动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

10

依据调解仲裁法第十六条规定申请支付令被人民法院裁定终结督促程序后,劳动者依据调解协议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

《劳动调解仲裁法》

11

外国人、无国籍人未依法取得就业证件即与中国境内的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居民未依法取得就业证件即与内地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当事人请求确认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

12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住房公积金产生的争议,不作劳动争议处理。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广东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关于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

13

劳动者请求用人单位为其建立社会保险关系或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不作为劳动争议处理,劳动人事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应告知劳动者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或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寻求解决。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广东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关于审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座谈会纪要>》

14

劳动者以基本养老保险费的缴纳年限、缴纳数额不足为由,请求用人单位赔偿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损失的,不作为劳动争议处理。按照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妥善解决企业未参保人员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问题的通知》(粤人社发〔2011〕237号)的规定,可纳入我省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的劳动者请求用人单位赔偿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损失的,不作为劳动争议处理,劳动人事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应告知劳动者向相关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寻求解决。

15

用人单位已经为劳动者办理了社会保险手续,但因用人单位欠缴、拒缴社会保险费或者因缴费年限、缴费基数等发生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告知劳动者向劳动行政部门申请解决。

《2015年全国民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

16

政府有关部门主导的国有企业改制,因企业职工下岗、整体拖欠职工工资引发的纠纷,应由政府有关部门按照企业改制的政策规定统筹解决,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裁判指引》

17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住房公积金发生的争议,不作劳动争议处理。

18

劳动者依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二十七条、《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三十八条、第三十九条,要求用人单位按月支付的独生子女保健费和奖励金以及在退休时一次性支付的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30%待遇而产生的争议,不作劳动争议处理。

19

筹办单位发起人是自然人,筹办未成功的,在筹办期间发生的争议不作为劳动争议处理。

20

职工履行职务在单位借款挂帐发生的纠纷,一方以劳动争议或以其他理由向人民法院起诉的,裁定不予受理;已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

21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对双方的劳动争议达成了明确赔偿或补偿协议,后因款项的支付发生纠纷,劳动者以债务纠纷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或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工资欠条为证据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可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

22

用人单位以劳动者泄露商业秘密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的,不作劳动争议处理。

23

劳动者要求对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予以纠正的,不作劳动争议处理。

24

劳动者在向行政部门寻求救济后,再申请劳动仲裁的,其在行政部门已提出过的请求不予受理。

25

劳动者因用人单位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产生的争议,用人单位已举证证明代扣代缴的税款已缴交给税务机关,劳动者对代扣代缴的税款金额有异议的,不作劳动争议处理。

26

外国人、港澳台人员在中国内地就业应办理相应用工手续,其产生的用工关系应按劳动关系处理。未依法办理《外国人就业证》、《台港澳人员就业证》等用工手续的,应认定有关劳动合同为无效劳动合同,外国人、港澳台人员已经付出劳动的,由所在单位参照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港澳台地区企业未通过涉外就业服务单位直接招用中国雇员的,应认定有关用工关系为雇佣关系。已办理了就业证的外国人、台港澳人员离开就业证所登记的用人单位,入职新用人单位,若未变更就业证上的用人单位信息的,则外国人与新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不成立。

27

用人单位与其招用的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发生用工争议,应当按照劳务关系处理。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陈明月律师

在线 问题仍未解决?1对1咨询为您解答

  • 在线律师
  • 已服务282599人
  • 5分钟内回复